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社会信用视角下我国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导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7-8页
    1.3 文献综述第8-9页
        1.3.1 国外有关社会信用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第8页
        1.3.2 国内有关社会信用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第8-9页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9-10页
    1.5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第10-11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1-17页
    2.1 社会信用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第11-12页
        2.1.1 社会信用的概念第11页
        2.1.2 社会信用的主要内容第11-12页
    2.2 中小企业的界定第12-13页
    2.3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概述第13-17页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3-14页
        2.3.2 信贷配给理论第14-15页
        2.3.3 优序融资理论第15-16页
        2.3.4 企业融资周期理论第16-17页
3 社会信用视角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分析第17-21页
    3.1 中小企业融资的社会信用困境分析第17-19页
        3.1.1 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第17页
        3.1.2 外部融资方式单一,银行贷款不足第17-18页
        3.1.3 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但缺乏信用贷款第18页
        3.1.4 民间融资额度较少第18-19页
    3.2 中小企业陷入融资社会信用困境的原因分析第19-21页
        3.2.1 信用缺失阻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第19页
        3.2.2 信用担保体系缺失第19-20页
        3.2.3 征信体系有待完善第20页
        3.2.4 信用监管约束乏力第20-21页
4 社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经济模型分析第21-24页
    4.1 社会信用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分析第21-22页
        4.1.1 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第21页
        4.1.2 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和信贷风险第21-22页
        4.1.3 信用担保服务提升中小企业融资可得性第22页
    4.2 社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经济模型分析第22-24页
        4.2.1 模型的假设条件第22-23页
        4.2.2 模型分析过程第23页
        4.2.3 结果分析第23-24页
5 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信用问卷调查分析第24-33页
    5.1 江西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第24-25页
        5.1.1 经济地位迅速提升第24页
        5.1.2 产业不断升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第24-25页
        5.1.3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第25页
    5.2 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信用的问卷调查第25-26页
        5.2.1 调查对象第25页
        5.2.2 调查样本第25页
        5.2.3 调查主要内容第25页
        5.2.4 调查问卷回答形式第25页
        5.2.5 调查问卷回收第25-26页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26-30页
        5.3.1 资金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第26-27页
        5.3.2 资金需求第27页
        5.3.3 融资难原因第27-28页
        5.3.4 融资渠道第28页
        5.3.5 银行放贷的要求第28-29页
        5.3.6 信用登记与信用评级第29页
        5.3.7 担保机构的作用第29-30页
    5.4 社会信用调查揭示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第30-33页
        5.4.1 资金短缺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第30页
        5.4.2 融资渠道狭窄第30-31页
        5.4.3 银行是最理想的融资渠道,但融资标准过高第31-32页
        5.4.4 信用征信和评级工作不到位第32页
        5.4.5 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作用不显著第32-33页
6 基于社会信用视角解决江西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第33-36页
    6.1 规范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信用意识第33页
    6.2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第33-34页
    6.3 重点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第34页
    6.4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服务体系第34页
    6.5 加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第34-35页
    6.6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奖惩机制第35-36页
7 结论与未来研究设想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附录第39-43页
致谢第43-44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是否应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
下一篇: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零售业家族企业成功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