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第1章 综述 | 第6-9页 |
第2章 自然之美与庐山题材绘画 | 第9-16页 |
2.1 荆浩“匡庐图”全景式山水 | 第10-12页 |
2.2 庐山云烟、松泉、雪露、瀑布的山水主题绘画 | 第12-13页 |
2.3 “庐山高”主题绘画 | 第13-16页 |
第3章 儒释道与庐山题材绘画 | 第16-22页 |
3.1 白莲结社与宗炳 | 第17-18页 |
3.2 “庐山读书”题材绘画 | 第18-19页 |
3.3 “虎溪三笑”题材的绘画形成与发展 | 第19-22页 |
第4章 隐逸文化与庐山题材绘画 | 第22-28页 |
4.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渊明”题材的形成与发展 | 第22-25页 |
4.2 “桃花源”题材绘画 | 第25-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