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2.文献回顾 | 第12-23页 |
·社会支持 | 第12-16页 |
·社会支持的定义及结构 | 第12页 |
·社会支持在跨文化适应中的作用 | 第12-14页 |
·旅居者的社会支持研究 | 第14-15页 |
·为在华外国人提供社会支持的意愿与行为 | 第15-16页 |
·社会距离 | 第16-18页 |
·社会距离概念的提出 | 第16页 |
·社会距离的测量 | 第16-17页 |
·影响社会距离的因素 | 第17-18页 |
·社会距离对提供社会支持意愿与行为的影响 | 第18页 |
·人格 | 第18-20页 |
·多元文化人格 | 第18-20页 |
·人格与社会距离、提供社会支持意愿与行为 | 第20页 |
·语言水平与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 | 第20-22页 |
·语言水平与提供社会支持行为 | 第20-21页 |
·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因素 | 第21-22页 |
·研究假设 | 第22-23页 |
3.方法及测量 | 第23-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研究工具 | 第24-26页 |
·施测 | 第26-27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27-45页 |
·提供社会支持意愿与提供社会支持行为 | 第27-35页 |
·提供社会支持意愿与提供社会支持行为间的相关 | 第27-29页 |
·对不同国别外国人提供社会支持意愿、提供社会支持行为的比较 | 第29-30页 |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提供社会支持行为间的关系 | 第30-35页 |
·社会距离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和行为 | 第35-37页 |
·社会距离顺序假设的验证 | 第35-36页 |
·各国家间社会距离得分的差异 | 第36-37页 |
·社会距离对提供社会支持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 第37页 |
·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和行为 | 第37-38页 |
·与外国人交往使用的语言 | 第37页 |
·语言能力对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第37-38页 |
·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对提供社会支持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 第38页 |
·多元文化人格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和行为 | 第38-40页 |
·多元文化人格量表各维度间的相关 | 第38页 |
·多元文化人格对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第38-39页 |
·多元文化人格对社会距离的影响 | 第39页 |
·多元文化人格对提供社会支持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中国人对外国人提供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模型 | 第40-4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模型的检验 | 第41-42页 |
·模型的修正 | 第42-45页 |
5.讨论 | 第45-50页 |
·对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的社会距离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 | 第45-46页 |
·人口统计计学变量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与行为 | 第46-47页 |
·交往经验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与行为 | 第47页 |
·语言、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与提供社会支持意愿与行为 | 第47-48页 |
·影响社会距离和提供社会支持的东道国人的多元文化人格 | 第48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48-49页 |
·研究的局限性与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49-50页 |
6.附录 | 第50-51页 |
7.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