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3-20页 |
第一部分 :NAT10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表达及临床分析 | 第20-33页 |
1 前言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实验对象 | 第21-22页 |
2.2 细胞系 | 第22页 |
2.3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2.3.1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3.2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4.1 细胞复苏、培养及冻存 | 第23页 |
2.4.2 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 第23-24页 |
2.4.3 Trizol法提取RNA | 第24页 |
2.4.4 逆转录 | 第24页 |
2.4.5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第24-25页 |
2.4.6 免疫荧光染色 | 第25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31页 |
3.1 NAT10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分析 | 第26页 |
3.2 NAT10基因表达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意义 | 第26-29页 |
3.3 NAT10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 | 第29-30页 |
3.4 NAT10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表达定位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2页 |
5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NAT10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 第33-45页 |
1 前言 | 第33-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2.2.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第35页 |
2.2.2 药物稀释及细胞处理 | 第35-36页 |
2.2.3 总蛋白提取 | 第36页 |
2.2.4 蛋白质定量及样品制备 | 第36页 |
2.2.5 Western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 | 第36-37页 |
2.2.6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 第37-38页 |
2.2.7 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第38页 |
2.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第38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38页 |
3 结果 | 第38-43页 |
3.1 下调NAT10抑制NB4及U937细胞的增殖活力 | 第38-39页 |
3.2 下调NAT10能够促进NB4及U937细胞的凋亡 | 第39-41页 |
3.3 下调NAT10能使NB4及U937细胞发生G1期阻滞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 :下调NAT10促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第45-54页 |
1 前言 | 第4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45-47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4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2.2.1 药物稀释 | 第47页 |
2.2.2 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 | 第47页 |
2.2.3 总蛋白提取 | 第47页 |
2.2.4 蛋白质定量 | 第47页 |
2.2.5 Western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 | 第47-48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48页 |
3 结果 | 第48-52页 |
3.1 下调NAT10能使NB4及U93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 第48-49页 |
3.2 下调NAT10能诱导NB4及U937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 | 第49页 |
3.3 下调NAT10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第四部分 :NAT10对核仁磷酸蛋白1表达的影响 | 第54-63页 |
1 前言 | 第54-5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55-56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55-5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2.2.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第56页 |
2.2.2 总蛋白提取 | 第56页 |
2.2.3 细胞核蛋白及浆蛋白分离提取 | 第56-57页 |
2.2.4 蛋白质定量 | 第57页 |
2.2.5 Western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 | 第57页 |
2.2.6 免疫荧光染色 | 第57页 |
2.3 统计方法 | 第57页 |
3 结果 | 第57-60页 |
3.1 NAT10与NPM1在细胞核内存在共定位 | 第57-58页 |
3.2 下调NAT10能够调节NPM1的表达 | 第58-60页 |
4 讨论 | 第60-61页 |
5 讨论 | 第61-62页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综述 | 第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