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韩FTA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理论与现实意义第12页
    1.3 中韩 FTA 与汽车产业相关文献综述第12-14页
        1.3.1 有关中韩 FTA 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1.3.2 有关中韩两国汽车产业的文献综述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2章 自由贸易相关理论第15-17页
    2.1 比较优势理论第15页
    2.2 H-O 理论第15页
    2.3 规模经济理论第15-16页
    2.4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16-17页
第3章 中韩 FTA 的进程及谈判焦点第17-20页
    3.1 中韩 FTA 的进程第17-18页
        3.1.1 民间研究阶段(2004-2007)第17页
        3.1.2 官产学联合研究阶段(2007-2009)第17-18页
        3.1.3 正式谈判阶段(2012-至今)第18页
    3.2 中韩 FTA 的谈判焦点第18-20页
        3.2.1 两国对敏感产业的划分第18页
        3.2.2 两国对敏感产业的处理第18-19页
        3.2.3 我国汽车产业的敏感属性第19-20页
第4章 中韩汽车产业现状及竞争力分析第20-31页
    4.1 两国汽车产业现状第20-24页
        4.1.1 汽车产业规模第20-22页
        4.1.2 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第22-24页
    4.2 两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第24-31页
        4.2.1 产业集中度第24-26页
        4.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指数)第26-27页
        4.2.3 贸易竞争指数(TC 指数)第27-29页
        4.2.4 质量竞争力指数(QCI 指数)第29-31页
第5章 中韩 FTA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路径第31-38页
    5.1 贸易路径第31-35页
        5.1.1 降低关税,增加韩国汽车的进口第31-33页
        5.1.2 取消非关税壁垒,增加我国的国家福利第33-35页
    5.2 投资路径第35-38页
        5.2.1 投资创造效应第35-36页
        5.2.2 投资转移和技术转移效应第36-38页
第6章 中韩 FTA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第38-46页
    6.1 积极影响第38-42页
        6.1.1 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规模化第38页
        6.1.2 改善我国汽车产品结构第38-40页
        6.1.3 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第40页
        6.1.4 增加消费者福利第40-42页
    6.2 消极影响第42-46页
        6.2.1 加剧汽车产业内部的竞争第42页
        6.2.2 冲击自主品牌第42-44页
        6.2.3 威胁中小企业(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第44-46页
第7章 政策建议第46-50页
    7.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46-47页
    7.2 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国际化进程第47页
    7.3 加快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第47-48页
    7.4 对企业创造自主品牌给予政策支持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汽大众汽车公司产品开发中的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一汽—大众零部件批量采购管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