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斧子演示的高中生物学微课设计探索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第10页
        (二) 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需要第10-11页
        (三) 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第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一) 研究目的第16页
        (二) 研究意义第16-17页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9页
        (一) 研究内容第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9-24页
    一、概念界定第19页
        (一) 斧子演示第19页
        (二) 微课第19页
    二、理论基础第19-24页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1页
        (二) “经验之塔”理论第21-22页
        (三) 认知负荷理论第22-24页
第三章 斧子演示软件简介第24-33页
    一、斧子演示软件的安装第24-25页
        (一) 下载安装包第24页
        (二) 接受许可协议第24页
        (三) 选择安装位置第24-25页
        (四) 完成安装第25页
    二、斧子演示软件的首页界面第25-27页
        (一) 项目栏第26页
        (二) 菜单栏第26-27页
    三、斧子演示软件的操作界面第27-31页
        (一) 菜单栏第27-28页
        (二) 工具栏第28-31页
        (三) 步序栏第31页
        (四) 画布第31页
    四、斧子演示软件的播放界面第31-33页
第四章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第33-67页
    一、微课选题第33页
    二、微课教学设计第33-45页
        (一)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33-36页
        (二)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6-41页
        (三) 细胞核——遗传的控制中心第41-45页
    三、学生学习任务单设计第45-49页
        (一)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45-47页
        (二)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47-48页
        (三)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8-49页
    四、基于斧子演示的生物学微课制作第49-67页
        (一) 素材准备第49页
        (二) 微课制作过程第49-67页
第五章 微课的应用与调查第67-69页
    一、微课的应用第67页
    二、微课应用的调查第67-69页
        (一) 调查对象第67页
        (二) 调查方法第67页
        (三)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67-69页
第六章 结果分析及结论第69-82页
    一、学生反馈第69-79页
        (一) 封闭式题目第69-74页
        (二) 开放式题目第74-79页
    二、教师反馈第79-81页
    三、研究结论第81-8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一、研究总结第82页
    二、研究不足第82-83页
    三、研究展望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附录第86-90页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第86-88页
    附录2:教师访谈提纲第88-89页
    附录3:微课二维码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urora 3D Presentation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软件探索
下一篇: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