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燃室式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0-12页 |
| ABSTRACT | 第12-13页 |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6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 1.2 天然气燃料特性 | 第17-20页 |
| 1.3 天然气发动机的分类 | 第20-22页 |
| 1.3.1 根据天然气燃料状态分类 | 第20页 |
| 1.3.2 根据天然气供气方式分类 | 第20-21页 |
| 1.3.3 根据燃烧系统分类 | 第21-22页 |
| 1.4 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模型 | 第26-35页 |
| 2.1 计算软件简介 | 第26页 |
| 2.2 燃烧模型 | 第26-31页 |
| 2.2.1 G方程燃烧模型分类 | 第27-28页 |
| 2.2.2 G方程燃烧模型的原理 | 第28-31页 |
| 2.3 湍流模型 | 第31-34页 |
| 2.3.1 湍流的基本概念 | 第31页 |
| 2.3.2 湍流对燃烧的作用 | 第31-32页 |
| 2.3.3 本课题湍流模型 | 第32-34页 |
| 2.4 点火模型 | 第3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数值模拟模型的搭建与标定 | 第35-46页 |
| 3.1 模型搭建 | 第35-38页 |
| 3.1.1 天然气发动机参数 | 第35-36页 |
| 3.1.2 网格划分 | 第36-38页 |
| 3.2 计算条件设置 | 第38-41页 |
| 3.2.1 初始条件 | 第38-39页 |
| 3.2.2 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 3.2.3 模型标定 | 第40-41页 |
| 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 3.3.1 预燃室燃烧过程分析 | 第41-42页 |
| 3.3.2 主燃室燃烧过程分析 | 第42-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预燃室式火花塞参数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第46-75页 |
| 4.1 预燃室容积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46-55页 |
| 4.1.1 预燃室容积对燃烧放热的影响 | 第46-49页 |
| 4.1.2 预燃室容积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49-50页 |
| 4.1.3 预燃室容积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0-52页 |
| 4.1.4 预燃室容积对排放物的影响 | 第52-55页 |
| 4.2 喷孔孔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55-62页 |
| 4.2.1 喷孔孔径对燃烧放热的影响 | 第55-57页 |
| 4.2.2 喷孔孔径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 4.2.3 喷孔孔径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58-60页 |
| 4.2.4 喷孔孔径对排放物的影响 | 第60-62页 |
| 4.3 预燃室壁厚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62-68页 |
| 4.3.1 预燃室壁厚对燃烧放热的影响 | 第62-64页 |
| 4.3.2 预燃室壁厚对缸内压力的影响 | 第64-65页 |
| 4.3.3 预燃室壁厚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5-66页 |
| 4.3.4 预燃室壁厚对排放物的影响 | 第66-68页 |
| 4.4 混合气浓度对燃烧参数的影响 | 第68-71页 |
| 4.5 点火提前角对燃烧参数的影响 | 第71-73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5-78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 5.2 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