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航道工程论文--整治工程论文

导堤型河口航道淤积方式及长江口深水航道回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河口及航道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物理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1.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河口及航道淤积方式第17-24页
    2.1 河口分类及分段第17-18页
        2.1.1 河口分类第17-18页
        2.1.2 河口分段第18页
    2.2 河口水动力条件第18-19页
        2.2.1 径流第18页
        2.2.2 潮汐与潮流第18-19页
    2.3 河口及航道淤积方式分析第19-24页
        2.3.1 河段展宽淤积方式第19-20页
        2.3.2 潮径顶托影响第20页
        2.3.3 河势不顺影响第20-21页
        2.3.4 局部环状水流影响第21-22页
        2.3.5 异重流潜入影响第22-24页
第三章 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第24-33页
    3.1 基本方程第24-25页
    3.2 数值计算方法第25-33页
        3.2.1 离散方法简介第25-26页
        3.2.2 计算网格第26-27页
            3.2.2.1 网格分类第26-27页
            3.2.2.2 三角形网格的划分方法第27页
        3.2.3 离散第27-33页
第四章 概念性河口模型第33-41页
    4.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第33-35页
    4.2 初始条件及参数设置第35页
    4.3 计算结果分析第35-41页
        4.3.1 河段展宽淤积方式第36-37页
        4.3.2 潮径顶托淤积方式第37页
        4.3.3 河势不顺淤积方式第37-38页
        4.3.4 局部环状水流淤积方式第38-39页
        4.3.5 异重流潜入淤积方式第39-41页
第五章 长江口深水航道淤积方式第41-58页
    5.1 基本情况第41-45页
        5.1.1 水动力条件第42-43页
            5.1.1.3 径流第42页
            5.1.1.4 潮汐与潮流第42-43页
        5.1.2 盐度条件第43页
        5.1.3 泥沙条件第43-44页
        5.1.4 深水航道工程第44-45页
    5.2 计算网格及范围第45页
    5.3 初始条件及参数设置第45-46页
    5.4 验证计算第46-52页
    5.5 航道回淤方式第52-58页
        5.5.1 河段展宽淤积方式第52-53页
        5.5.2 潮径顶托淤积方式第53-54页
        5.5.3 河势不顺淤积方式第54-55页
        5.5.4 局部环状水流淤积方式第55-57页
        5.5.5 异重流潜入淤积方式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6.1 结论第58-59页
    6.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优化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下一篇:港口航道项目分析研究--以海南XX港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