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关于《中国青年报》的研究 | 第9-12页 |
1.2.2 民族新闻报道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国青年报》民族版概况 | 第16-19页 |
2.1 民族版诞生背景及原因 | 第16-17页 |
2.2 民族版的创办 | 第17-19页 |
第3章 《中国青年报》民族版内容分析 | 第19-28页 |
3.1 报道主题——聚焦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展现发展状况 | 第19-23页 |
3.2 报道类型——重视社会新闻报道,多角度展现社会风貌 | 第23-25页 |
3.3 报道区域——涵盖全国各个民族省份,凸显西部民族地区 | 第25-27页 |
3.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中国青年报》民族版形式分析 | 第28-35页 |
4.1 版面分析 | 第28-30页 |
4.1.1 整体版面特色 | 第28-29页 |
4.1.2 个别特色版面 | 第29-30页 |
4.2 报道文体分析 | 第30-33页 |
4.2.1 报道体裁——人物通讯报道为主,关注“人”的生存发展 | 第30-33页 |
4.2.2 报道篇幅——长篇报道居多,深度挖掘新闻信息 | 第33页 |
4.3 小结 | 第33-35页 |
第5章 《中国青年报》民族版特色分析 | 第35-40页 |
5.1 丰富的报道主题,使内容多样化 | 第35-36页 |
5.2 基于人民群众生活,凸显地区发展主线 | 第36-37页 |
5.3 注重情景再现与细节描写,增强画面感 | 第37-38页 |
5.4 明显的议程框架设置,引导舆论导向正面 | 第38页 |
5.5 小标题分割,增强文章节奏感 | 第38-40页 |
第6章 《中国青年报》民族版的不足与建议 | 第40-45页 |
6.1 建立人才资源库,提高版面质量 | 第40-41页 |
6.2 消减冗余信息,减少传播隔阂 | 第41-42页 |
6.3 平衡报道,塑造全面的民族地区形象 | 第42-43页 |
6.4 多平台,共发展,加强传播力与影响力 | 第43页 |
6.5 落实“48字”方针,坚守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与使命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