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新空口系统参数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 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5G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2 5G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 5G应用场景与技术问题 | 第12-15页 |
1.3.1 5G应用场景 | 第12-14页 |
1.3.2 5G中的技术与挑战 | 第14-15页 |
1.4 5G新空口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1 5G新空口的发展方向 | 第15-16页 |
1.4.2 5G新空口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5G新空口参数设计综述 | 第18-26页 |
2.1 5G新空口的基础技术概述 | 第18-21页 |
2.1.1 物理层概述 | 第18-19页 |
2.1.2 系统参数 | 第19-21页 |
2.2 5G新空口的参数设计 | 第21-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5G新空口参数设计与性能分析 | 第26-54页 |
3.1 下行业务信道模型 | 第26-28页 |
3.1.1 信号传输过程 | 第26-27页 |
3.1.2 下行业务信道建模 | 第27-28页 |
3.2 子载波间隔方案选择 | 第28-36页 |
3.2.1 参数设置 | 第28-30页 |
3.2.2 仿真结果 | 第30-36页 |
3.3 CP长度方案与仿真结果 | 第36-44页 |
3.3.1 参数设置 | 第36-37页 |
3.3.2 仿真结果 | 第37-44页 |
3.4 移动性仿真分析 | 第44-52页 |
3.4.1 仿真场景 | 第44-45页 |
3.4.2 仿真结果 | 第45-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5G新空口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 第54-68页 |
4.1 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54-56页 |
4.1.1 干扰消除技术 | 第54页 |
4.1.2 干扰抑制与消除技术 | 第54-56页 |
4.2 新空口的小区间干扰模型 | 第56-57页 |
4.3 基于新空口的干扰消除方法 | 第57-60页 |
4.3.1 仿真场景 | 第57-58页 |
4.3.2 E-MMSE-IRC算法分析 | 第58-60页 |
4.4 数值分析及仿真结果 | 第60-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缩略语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