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吸收超材料在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1 超材料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2 超材料传感特性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窄带吸收超材料传感器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2.1 吸收率 | 第15页 |
2.2 超材料吸波机理 | 第15-16页 |
2.2.1 阻抗匹配 | 第15-16页 |
2.2.2 电磁损耗特性 | 第16页 |
2.3 窄带吸收超材料传感器的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2.3.1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第16-17页 |
2.3.2 窄带吸收超材料传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数值建模与分析 | 第19-26页 |
3.1 时域有限差分法概述 | 第19-20页 |
3.2 时域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 第20-24页 |
3.2.1 Yee网格差分形式 | 第20-21页 |
3.2.2 数值稳定性分析 | 第21-22页 |
3.2.3 数值色散问题 | 第22-23页 |
3.2.4 边界条件 | 第23-24页 |
3.3 结构设计及优化的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可见光等离子体超材料的设计与特性分析 | 第26-40页 |
4.1 引言 | 第26页 |
4.2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设计与仿真 | 第26-32页 |
4.2.1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4.2.2 等效LC电路模型 | 第27-29页 |
4.2.3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仿真结果 | 第29-32页 |
4.3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参数优化与结果分析 | 第32-36页 |
4.3.1 中间金纳米块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4.3.2 电介质层材料的折射率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3 矩形金纳米带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4.4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传感特性分析 | 第36-38页 |
4.4.1 传感特性 | 第36-37页 |
4.4.2 品质因数 | 第37-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五章 红外等离子体超材料的设计与特性分析 | 第40-48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设计与仿真 | 第40-43页 |
5.2.1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5.2.2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仿真结果 | 第41-43页 |
5.3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参数优化与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5.3.1 浅凹槽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2 深凹槽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5.3.3 利用LC等效电路模型对结果进行分析 | 第45-46页 |
5.4 窄带吸收超材料的传感特性分析 | 第46-4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2页 |
6.1 课题总结 | 第48-5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