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延长油田代表性区块清、污水配伍技术及储层敏感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课题意义及发展现状第9-10页
     ·清、污水配伍性意义及发展现状第9页
     ·储层敏感性评价的意义第9-10页
     ·水敏地层防护意义第10页
   ·研究内容第10-11页
   ·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二章 相关水质分析及结垢趋势预测第13-18页
   ·水质分析的意义第13页
   ·实验方法第13-15页
     ·水质分析实验方法第13页
     ·结垢趋势预测第13-14页
     ·水型判断第14-15页
   ·实验结果第15-17页
     ·水质分析第15-16页
     ·腐蚀、结垢趋势预测及水型判断第16-17页
   ·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污水配伍性实验研究第18-41页
   ·清、污水回注存在的问题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配伍性技术第18页
     ·影响配伍性因素第18-19页
   ·产层水预处理工艺及回注水标准第19-24页
     ·油田采出含油污水特性第19页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及回注水标准第19-21页
     ·油田污水室内预处理第21-24页
   ·实验部分第24-25页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页
   ·物理配伍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5-29页
     ·物理配伍实验检测指标第25-26页
     ·物理配伍实验第26-29页
   ·化学配伍实验及讨论第29-39页
     ·污水絮凝实验第29-32页
     ·污水阻垢实验第32-37页
     ·化学处理药剂用量汇总第37页
     ·处理水与清水、地层水配伍性实验结果第37-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第41-60页
   ·延长油田地质特征第41-43页
     ·延长油田储层特征第41页
     ·所选区块储层特征第41页
     ·储层伤害原因及评价意义第41-43页
   ·实验方法与原理第43-48页
     ·主要实验试剂、仪器第43-44页
     ·岩石成分分析方法第44页
     ·岩石结构分析方法第44页
     ·岩石孔隙度、渗透率的测定及原理第44-46页
     ·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第46-48页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8-59页
     ·岩石组成分析第48页
     ·岩石孔隙特征第48-51页
     ·孔隙度、气体渗透率测定第51-52页
     ·敏感性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2-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水敏储层保护室内实验研究第60-73页
   ·水敏性地层伤害原因及防膨机理第60-61页
     ·水敏伤害原因第60-61页
     ·粘土防膨剂类型及防膨机理第61页
   ·实验方法第61-63页
     ·主要药剂及仪器第61页
     ·静态防膨实验第61-62页
     ·岩心流动实验第62-6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71页
     ·静态防膨实验结果第63-67页
     ·岩心流动实验结果第67-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六章 结论第73-75页
   ·结论第73-74页
   ·建议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志丹油田南部永宁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长4+5油层组石油富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