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产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 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5-19页 |
1.3.1 关于耕作措施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和水分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3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4 不同耕作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18页 |
1.3.5 秸秆还田措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1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19页 |
1.4.2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1.4.3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作物产量、WUE的影响 | 第20页 |
1.4.4 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产量、WUE的影响路径 | 第20-21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2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22-25页 |
2.2.1 耕作处理 | 第22-23页 |
2.2.2 施肥处理 | 第23-25页 |
第三章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和水分的影响 | 第25-3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5页 |
3.2.1 计算公式 | 第25页 |
3.2.2 数据处理软件 | 第2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3.3.1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25-27页 |
3.3.1.1 麦玉轮作方式下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1.2 小麦连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2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2.1 麦玉轮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7页 |
3.3.2.2 小麦连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2.3 不同种植制度下各耕作措施在0~50cm土层的土壤蓄水量变化 | 第28页 |
3.4 讨论 | 第28-29页 |
3.5 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不同种植和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第31-4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4.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4.2.1 计算公式 | 第31页 |
4.2.2 数据处理软件 | 第31-3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4.3.1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力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2-35页 |
4.3.1.1 麦玉轮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力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2页 |
4.3.1.2 小麦连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力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2-35页 |
4.3.2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2.1 麦玉轮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5页 |
4.3.2.2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影响 | 第35-37页 |
4.3.3 不同种植制度下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4.3.3.1 麦玉轮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3.2 小麦连作方式下不同耕作措施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4 种植制度和耕作措施对土壤WR0.25、MWD和PAD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 讨论 | 第41-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不同种植和耕作措施对作物产量和WUE的影响 | 第43-4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3页 |
5.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3页 |
5.2.1 计算公式 | 第43页 |
5.2.2 数据处理软件 | 第4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5.3.1 麦玉轮作田不同耕作措施下对小麦产量和WUE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2 小麦连作田不同耕作措施下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5.4 讨论 | 第45-46页 |
5.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 第47-53页 |
6.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47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6.2.1 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产量相关性 | 第47-48页 |
6.2.2 不同种植制度下土壤物理性质与作物产量的路径分析 | 第48-50页 |
6.3 讨论 | 第50-51页 |
6.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3-56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