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9页 |
1.1 谷子基本情况与营养特点 | 第11-12页 |
1.1.1 谷子基本情况 | 第11页 |
1.1.2 营养营养特点 | 第11-12页 |
1.1.3 谷子饲用价值 | 第12页 |
1.2 谷子生态区划与生产现状 | 第12-13页 |
1.2.1 谷子生产区划 | 第12-13页 |
1.2.2 生产现状 | 第13页 |
1.3 谷子在西藏种植的历史与现状 | 第13-14页 |
1.3.1 谷子在西藏种植的历史 | 第13-14页 |
1.3.2 西藏谷子现状 | 第14页 |
1.4 谷子适应性及引种 | 第14-15页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5.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9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1 试验地概况和供试材料 | 第19页 |
2.1.1 试验地概况 | 第19页 |
2.1.2 供试品种 | 第19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0-21页 |
2.3.1 生育期调查 | 第20页 |
2.3.2 形态指标测定 | 第20页 |
2.3.3 不同谷子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方法 | 第20页 |
2.3.4 品质测定与方法 | 第20-21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2.5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不同谷子品种的生育期分析与形态指标测定分析 | 第22-28页 |
3.1 不同谷子品种生育期调查分析 | 第22-23页 |
3.1.1 不同谷子品种生育期调查结果 | 第22-23页 |
3.2 不同谷子品种形态指标测定并分析 | 第23-24页 |
3.2.1 不同谷子品种株高调查结果比较 | 第23-24页 |
3.2.2 不同谷子品种株高聚类分析 | 第24页 |
3.3 不同谷子品种叶面积比较及聚类分析 | 第24-26页 |
3.3.1 不同谷子品种叶面积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3.3.2 不同谷子品种叶面积聚类分析 | 第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不同谷子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比较分析 | 第28-32页 |
4.1 不同谷子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比较分析 | 第28-30页 |
4.1.1 不同谷子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比较 | 第28-29页 |
4.1.2 不同谷子品种产量构成因素聚类分析 | 第29-30页 |
4.2 产量结果分析与相关性比较 | 第30-31页 |
4.2.1 不同谷子品种产量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4.2.2 产量构成因素、叶面、积株和产量相关性比较 | 第3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不同谷子品种籽粒品质测定与分析 | 第32-39页 |
5.1 不同谷子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 | 第32页 |
5.2 不同谷子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5.3 不同谷子品质指标间主成分分析 | 第33-35页 |
5.4 不同谷子品种营养指标聚类分析 | 第35-36页 |
5.5 不同谷子品种的营养指标、籽粒产量和产草量的聚类分析 | 第36-37页 |
5.6 张杂谷6号在不同地方种植品质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9-42页 |
6.1 结论 | 第39-41页 |
6.2 讨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