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情况 | 第12-14页 |
1.2.1 轨道高度 | 第12-13页 |
1.2.2 系统周期 | 第13页 |
1.2.3 卫星系统中的通信链路 | 第13页 |
1.2.4 卫星网络的特点 | 第13-14页 |
1.3 卫星网络结构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4-17页 |
1.4 卫星网络路由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7-21页 |
1.4.1 地面网络路由协议不能直接应用于卫星网络 | 第17-18页 |
1.4.2 卫星网络路由现状 | 第18-21页 |
1.5 抗毁性研究 | 第21页 |
1.6 论文内容和组织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逻辑分域管理模式下的多层卫星网络架构设计 | 第23-36页 |
2.1 概述 | 第23-24页 |
2.2 LEO层星座架构 | 第24-29页 |
2.3 管理层架构 | 第29-32页 |
2.4 网络结构抗毁性研究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逻辑分域管理模式下的多层卫星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第36-51页 |
3.1 概述 | 第36-37页 |
3.2 卫星路由协议的功能部件 | 第37-38页 |
3.3 卫星路由协议的相关定义 | 第38-41页 |
3.4 逻辑分域和簇头选择 | 第41-44页 |
3.4.1 逻辑分域 | 第41-43页 |
3.4.2 簇头选择 | 第43-44页 |
3.5 卫星路由协议的具体流程 | 第44-49页 |
3.5.1 地面离线预备工作 | 第44-45页 |
3.5.2 周期性管理 | 第45-47页 |
3.5.3 触发式管理 | 第47-48页 |
3.5.4 数据包转发 | 第48-49页 |
3.6 路由协议的抗毁性 | 第49-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51-63页 |
4.1 STK简介 | 第51页 |
4.2 对本文提出的多层卫星网络架构的仿真分析 | 第51-59页 |
4.2.1 管理卫星数目的对比 | 第51-57页 |
4.2.2 逻辑分域下高层管理卫星对LEO卫星的覆盖关系 | 第57-59页 |
4.3 对本文提出的多层卫星网络路由协议的仿真分析 | 第59-62页 |
4.3.1 管理关系变化的频度 | 第59-60页 |
4.3.2 路由协议的收敛时间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3-65页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63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