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情绪与认知对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整合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第5-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页
1 引言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6页
    2.1 自我差异的理论溯源第13-17页
        2.1.1 詹姆斯的自我理论第13页
        2.1.2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第13-14页
        2.1.3 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第14-15页
        2.1.4 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第15页
        2.1.5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第15-17页
    2.2 自我差异理论第17-20页
        2.2.1 自我差异的概念第17页
        2.2.2 自我差异的类型第17-18页
        2.2.3 自我差异的测量第18-20页
        2.2.4 自我差异与情绪之间的关系第20页
    2.3 认同整合的研究现状第20-26页
        2.3.1 认同整合的概念第20-21页
        2.3.2 认同整合的测量第21-22页
        2.3.3 认同整合研究的拓展第22-23页
        2.3.4 认同整合的干预研究第23-26页
3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第26-28页
4 预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整合度问卷的改编第28-31页
    4.1 研究目的第28页
    4.2 研究方法第28-29页
        4.2.1 被试第28页
        4.2.2 程序第28-29页
    4.3 结果分析第29页
    4.4 讨论第29-30页
    4.5 小结第30-31页
5 实验一:情绪状态对自我整合度的影响第31-37页
    5.1 研究目的第31页
    5.2 方法第31-33页
        5.2.1 被试第31页
        5.2.2 实验设计第31-32页
        5.2.3 材料第32页
        5.2.4 实验程序第32-33页
    5.3 结果分析第33-34页
    5.4 讨论第34-36页
    5.5 小结第36-37页
6 实验二:认知风格对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整合度的影响第37-42页
    6.1 研究目的第37-38页
    6.2 方法第38页
        6.2.1 被试第38页
        6.2.2 实验设计第38页
        6.2.3 材料第38页
        6.2.4 程序第38页
    6.3 结果分析第38-40页
    6.4 讨论第40-41页
    6.5 小结第41-42页
7 总讨论第42-46页
    7.1 双文化认同整合与自我认同整合的关系第42-44页
    7.2 情绪状态对自我整合的影响第44-45页
    7.3 认知加工风格对自我整合的影响第45-46页
8 研究结论第46-47页
9 展望与启示第47-49页
    9.1 展望第47页
    9.2 启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本”标签的刻板印象威胁效应探究
下一篇:大学生自我差异、自恋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