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流程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航班正常性管理定义与要求 | 第17-21页 |
2.1 相关定义 | 第17-18页 |
2.2 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 第18-19页 |
2.3 航班正常保障 | 第19-20页 |
2.4 航班延误处置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航班正常性运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1-36页 |
3.1 航班运行数据采集 | 第21-22页 |
3.2 航班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 第22-31页 |
3.2.1 非正常航班数据统计分析 | 第22-25页 |
3.2.2 航班延误程度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30页 |
3.2.3 备降返航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3.3 影响航班正常性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3.3.1 航空公司原因 | 第33-34页 |
3.3.2 机场原因 | 第34页 |
3.3.3 空管原因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航班延误预警管理分析 | 第36-47页 |
4.1 预警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6页 |
4.2 评价方法介绍 | 第36-43页 |
4.2.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36-41页 |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41-43页 |
4.2.3 航班延误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43页 |
4.3 预警量级的构建 | 第43-45页 |
4.3.1 基于FAHP确定预警指标权重 | 第43页 |
4.3.2 航班延误预警量级构建 | 第43-45页 |
4.4 实例仿真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飞机与机组一体化恢复 | 第47-61页 |
5.1 混合集合规划方法 | 第47-49页 |
5.1.1 约束满足问题和约束规划 | 第47-48页 |
5.1.2 自然约束语言NCL | 第48页 |
5.1.3 混合集合规划MSP | 第48-49页 |
5.1.4 搜索规则 | 第49页 |
5.2 非正常航班的恢复 | 第49-51页 |
5.2.1 非正常航班恢复树形模式 | 第49-50页 |
5.2.2 一体化恢复问题描述 | 第50-51页 |
5.3 一体化恢复模型 | 第51-55页 |
5.3.1 模型描述 | 第51-52页 |
5.3.2 优化模型 | 第52-55页 |
5.4 模型求解 | 第55-58页 |
5.4.1 限制问题的规模 | 第55-56页 |
5.4.2 算法选取 | 第56-58页 |
5.5 案例分析 | 第58-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旅客流恢复问题 | 第61-69页 |
6.1 旅客流问题描述 | 第61页 |
6.2 旅客流恢复模型建立 | 第61-64页 |
6.2.1 构造时空网络 | 第61-62页 |
6.2.2 多商品流模型 | 第62-63页 |
6.2.3 模型各部分的具体含义 | 第63-64页 |
6.3 Dantzig-Wolfe算法 | 第64-67页 |
6.3.1 Dantzig-Wolfe算法选取原因 | 第64页 |
6.3.2 Dantzig-Wolfe算法设计 | 第64-65页 |
6.3.3 Dantzig-Wolfe算法求解 | 第65页 |
6.3.4 算法的具体求解步骤 | 第65-67页 |
6.4 案例分析 | 第67-6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