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史论文--清、清以前政治论文

近代康区政治权力体系演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论第12-36页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2-19页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第12-15页
        二、选题的学科意义第15-17页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第17-19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9-27页
        一、区域政治与社会史研究综述第19-22页
        二、早起近代康区政治研究概况第22-25页
        三、建国后近代康区政治研究概况第25-27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有关问题第27-36页
        一、研究内容第27-30页
        二、主要研究方法第30-31页
        三、相关问题的界定第31-36页
第一章 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初变第36-86页
    第一节 康区内外政治危局的初现第38-67页
        一、土司与地方官、寺院之关系分析第38-42页
        二、清廷与西藏地方之间的合力与暗斗第42-53页
        三、地方官员、土司与驻瞻藏官的冲突第53-58页
        四、清廷与洋教关系的变化第58-63页
        五、寺院、僧众与洋教的矛盾第63-67页
    第二节 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初步变化第67-86页
        一、康区政治的内外格局第67-72页
        二、收瞻对政治局势的影响第72-76页
        三、清廷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政j台对抗第76-82页
        四、清廷处理地方冲突分析第82-86页
第二章 康区政治体系的剧烈变化第86-121页
    第一节 新政时期康藏地区政治危机的加剧第88-96页
        一、驻藏大臣与帮办大臣的论战第88-91页
        二、新政引发的政治矛盾第91-96页
    第二节 新政初期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激变第96-104页
        一、“凤全事件”的原因分析第96-100页
        二、“凤全事件”过程中的博弈第100-104页
    第三节 改上归流中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新变第104-121页
        一、地方政权的军事行动第104-108页
        二、土司、寺院势力的衰弱第108-114页
        三、赵尔丰的征剿和建设第114-121页
第三章 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变乱第121-163页
    第一节 挽救康区政治危局第122-138页
        一、辛亥革命后的康区政治第122-125页
        二、西征中的川滇军阀关系第125-130页
        三、西征的阻碍与困难第130-133页
        四、尹昌衡的行动与思想第133-138页
    第二节 二次康藏纠纷及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紊乱第138-150页
        一、藏军东进与川边军的退缩第138-142页
        二、政治衰败与辖境的缩小第142-147页
        三、地方政权控制力的减弱第147-150页
    第三节 界务争端中的康区政治权力分析第150-163页
        一、民初中英划界交涉第150-153页
        二、西姆拉会议及影响第153-157页
        三、第二次康藏纠纷后的谈判第157-163页
第四章 刘文辉治理下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重构第163-225页
    第一节 第三次康藏纠纷前后康区的政治格局第164-179页
        一、土司与寺院冲突引发的争议第164-170页
        二、康藏双方的政治较量第170-175页
        三、康区政治势力的胜利第175-179页
    第二节 地方权力在政治权力体系中的崛起第179-193页
        一、国家主义与地方思想第179-186页
        二、对抗地方军阀与红军第186-188页
        三、行辕、土司与刘文辉的冲突第188-193页
    第三节 建省前后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构建第193-217页
        一、各种政治力量的接力与汇合第193-199页
        二、三个权力主体的不同主张第199-204页
        三、西康省政府的组织规划第204-208页
        四、川、康争夺归属地第208-211页
        五、《建设新西康十讲》:刘文辉的省建纲领第211-217页
    第四节 康区政治权力体系中社会力量的影响第217-225页
        一、康区土司、寺院、洋教的变化第217-222页
        二、康南抢掠风气的延续第222-225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改造第225-242页
    第一节 红军入康后对当地政治权力体系的影响第226-233页
        一、红军在康区的民族政策第226-229页
        二、藏人自治政府的成立第229-233页
    第二节 建国初期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刷新第233-242页
        一、解放与反解放力量的较量第233-239页
        二、康区政治权力体系的新变第239-242页
结语第242-256页
    第一节 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增强第242-247页
        一、民族身份到国民身份第242-244页
        二、从地方意识到国家认同第244-246页
        三、从政教关系紧密到政教适度分离第246-247页
    第二节 现代国家权力能力的提高第247-252页
        一、行政建制和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第247-249页
        二、现代教育、社会事业的逐步展开第249-251页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日趋紧密第251-252页
    第三节 康区政治的现代化第252-256页
        一、政治参与与民主化第252-253页
        二、政治生活世俗化第253-254页
        三、政治现代化的其它方面第254-256页
参考文献第256-2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62-264页
后记第264页

论文共2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认知与信任视角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行为研究
下一篇:基于产业空间集聚视角的中国城镇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