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立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必然性 | 第12-20页 |
一、法人制度构建的目的在于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 | 第12-15页 |
(一) 公立大学的法人身份维持着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张力 | 第12-14页 |
1、政府组织是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治组织 | 第12-13页 |
2、大学组织是一种学术性社会组织 | 第13页 |
3、法人身份的“平衡性”功能 | 第13-14页 |
(二)公立大学的法人身份有利于扩大社会对大学治理的参与 | 第14-15页 |
1、公立大学法人身份鼓励社会利益相关者参与投资 | 第14-15页 |
2、公立大学法人治理制度向社会利益相关者开放决策权范 | 第15页 |
3、公立大学法人身份有利于第三方评估的公正公平 | 第15页 |
二、法人制度有利于优化大学的内部治理 | 第15-20页 |
(一) 大学的松散联合性要求施行法人治理 | 第16页 |
(二) 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冲突的解决需要法人治理 | 第16-18页 |
1、学术权力存在的必要性 | 第17页 |
2、行政权力存在的现实意义 | 第17页 |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缺一不可 | 第17-18页 |
(三)法人制度有利于平衡大学内部权力关系 | 第18-20页 |
1、法律定位与决策的转移 | 第19页 |
2、法人制度扩大大学的人事自主权 | 第19-20页 |
3、法人制度提高大学的财务自主权 | 第20页 |
第二章 公立大学法人身份确立的历史 | 第20-28页 |
一、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是大学法人身份的理念源头 | 第20-22页 |
(一)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生命力 | 第21页 |
(二)学术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必要前提 | 第21-22页 |
小结: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 | 第22页 |
二、大学法人主体身份在内外部权力关系制衡中确立 | 第22-28页 |
(一)大学在与外部力量斗争中确立法人身份 | 第22-24页 |
1、中世纪的大学在与教会斗争中争取独立地位 | 第22-23页 |
2、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在与国家权力抗衡中寻求法人地位 | 第23-24页 |
小结:大学自治法制化的过程 | 第24页 |
(二)大学在协调内部权力制衡中明确法人身份 | 第24-28页 |
1、德国教授治校制度体现法人制度的独立性特质 | 第24-26页 |
2、美国董事会制度体现法人制度的民主自治特征 | 第26页 |
小结:从教授治校到董事会制度的发展是法人内部治理制度完善的过程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下公立大学法人化的发展 | 第28-38页 |
一、公立大学法人化的背景 | 第28-30页 |
(一) 经济全球化要求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 第28页 |
(二) 政治改革加速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 第28-29页 |
(三) 思想理论指引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 第29-30页 |
二、法人化是三国公立大学改革的共同趋势 | 第30-37页 |
(一) 英国公立大学法人治理模式改革 | 第30-32页 |
1、英国公立大学外部关系的特征是平等与合作 | 第30-31页 |
2、英国公立大学内部关系的特征是制约平衡 | 第31-32页 |
小结:英国大学特色 | 第32页 |
(二)德国公立大学治理模式改革 | 第32-34页 |
1、德国公立大学外部关系改革侧重于政府教育管理权的重新分配 | 第32-33页 |
(1) 法律地位由二元结构到“其他法律形式” | 第32页 |
(2) 政府系统中教育权力重新分配 | 第32-33页 |
2、德国公立大学内部关系改革侧重于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重新分配 | 第33-34页 |
(1) 强化校级管理权力 | 第33页 |
(2) 强化系的管理职责 | 第33-34页 |
(3) 引入大学董事会 | 第34页 |
小结:德国大学的特色 | 第34页 |
(三) 日本公立大学治理模式改革特点 | 第34-37页 |
1、日本公立大学外部关系以保障大学独立法人地位为目标 | 第34-36页 |
2、日本公立大学内部关系以保证自主经营权为目标 | 第36-37页 |
总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法人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质 | 第38-56页 |
一、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化的现状 | 第38-47页 |
(一) 对公立大学的现状总体满意度不高 | 第39页 |
(二)公立大学行政化现状明显 | 第39-41页 |
(三)公立大学外部关系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41-43页 |
(四) 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43-47页 |
二、法人化治理理顺大学外部关系 | 第47-50页 |
(一) 政治改革推动公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 第47-49页 |
(二) 建立社会参与公立大学治理的机制 | 第49-50页 |
三、法人化治理完善大学内部权力配置与运行 | 第50-56页 |
(一)董事会制度完善公立大学的民主决策机制 | 第50-51页 |
(二)建立高效性行政权力运作机制 | 第51-52页 |
1、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 第51页 |
2、高效行政的宗旨 | 第51-52页 |
3、行政权力基层化 | 第52页 |
(三)完善教授治校制度 | 第52-55页 |
1、明确教授治校的管理思想 | 第53页 |
2、健全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 | 第53-55页 |
(四)强化监督机制 | 第55-56页 |
1、成立由政府派出的监事会进行监督 | 第55页 |
2、建立大学内部的长效监督机制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74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60-72页 |
附录二.访淡提纲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