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分体柱过渡区对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性状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选题依据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分体柱试验研究第9-10页
        1.2.2 分体柱框架节点试验研究第10-12页
        1.2.3 分体柱框架试验研究第12页
        1.2.4 分体柱的弹塑性分析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思路第13页
    1.4 研究工作内容第13页
    1.5 研究目标第13-14页
第二章 材料的本构关系和框架节点的受力性能及设计准则第14-30页
    2.1 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第14-18页
        2.1.1 加载制度对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第14页
        2.1.2 单调加载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式第14-18页
    2.2 混凝土材料的破坏准则第18-20页
    2.3 开裂状态本构关系第20-25页
    2.4 钢筋的本构关系第25-27页
        2.4.1 单向荷载下,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25-26页
        2.4.2 反复荷载下,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26-27页
    2.5 钢筋混凝土常规框架节点的受力性能和设计准则第27-29页
        2.5.1 常规内节点区受力机理第27-28页
        2.5.2 常规框架节点设计准则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第30-35页
    3.1 课题研究应用软件的选取第30页
    3.2 有限元分析模型选定第30-32页
    3.3 SOLID65 单元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分体柱框架节点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35-59页
    4.1 分体柱框架节点的有限元模型第35-40页
        4.1.1 模型简介第35-37页
        4.1.2 建模方法以及模型的参数和对比组的选取第37-40页
    4.2 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第40-41页
    4.3 有限元模型施加约束与荷载第41-43页
        4.3.1 荷载施加的对象第41页
        4.3.2 载荷步、子步和平衡迭代第41-42页
        4.3.3 斜坡载荷第42-43页
    4.4 分体柱框架节点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第43-58页
        4.4.1 A 组有限元模型应力应变场分析及裂缝的分布第43-50页
        4.4.2 B 组有限元模型应力应变场分析及裂缝的分布第50-56页
        4.4.3 C 组有限元模型应力应变场分析及裂缝的分布第56-57页
        4.4.4 过渡区长度对分体柱框架节点强度的影响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5.1 本文结论第59-60页
    5.2 后续工作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n Seamus Heaneys Translations
下一篇:车载系统一体化中高可靠性总线接口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