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和文学的角度浅谈“河湟花儿”的艺术特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3页 |
第二章 、“花儿”的流派和民族属性 | 第13-17页 |
第一节、“河湟花儿” | 第13-15页 |
第二节、“洮岷花儿” | 第15页 |
第三节、宁夏“六盘山山花儿”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河湟花儿”的音乐特征 | 第17-27页 |
第一节、“河湟花儿”的音调结构 | 第17-24页 |
一、三音列结构形式 | 第17-18页 |
二、四音列结构形式 | 第18-20页 |
三、完整的五声音阶结构形式 | 第20-24页 |
第二节、“河湟花儿”的节拍节奏特征 | 第24-25页 |
第三节、“河湟花儿”的曲式结构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河湟花儿”的文学特征 | 第27-35页 |
第一节、“河湟花儿”的演唱内容 | 第27页 |
一、情歌 | 第27页 |
二、生活歌 | 第27页 |
三、本子歌 | 第27页 |
第二节、“河湟花儿”的唱词格律 | 第27-29页 |
一、头尾齐式 | 第27-28页 |
二、折断腰式 | 第28-29页 |
第三节、“河湟花儿”的句子节奏 | 第29页 |
第四节、“河湟花儿”的衬字、衬词、衬句特征 | 第29-31页 |
一、衬字 | 第29-30页 |
二、衬词 | 第30-31页 |
三、衬句 | 第31页 |
第五节、“河湟花儿”的押韵格式 | 第31-35页 |
一、通韵 | 第31-32页 |
二、交韵 | 第32-33页 |
三、间韵 | 第33-34页 |
四、随韵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当今“花儿”演唱的现状 | 第35-48页 |
第一节、民间演唱与舞台演艺“花儿”的异同 | 第35-37页 |
一、民间演唱 | 第35页 |
二、舞台演艺 | 第35-37页 |
第二节、民间与专业歌手演唱“花儿”的比较研究 | 第37-46页 |
第三节、结合声乐专业浅谈“花儿”的传承与发展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资料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