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第11-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概述 | 第15-21页 |
2.1 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概念 | 第15页 |
2.2 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 第15-17页 |
2.2.1 环境保护标准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2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 第16-17页 |
2.3 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原则 | 第17-18页 |
2.4 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 | 第18-21页 |
第3章 景德镇电厂新建2X660MW工程项目概述 | 第21-28页 |
3.1 景德镇发电厂简介 | 第21-23页 |
3.2 项目建设背景 | 第23页 |
3.3 项目建设必要性 | 第23-24页 |
3.4 项目建设内容 | 第24-26页 |
3.5 环境影响主要预测结果 | 第26-28页 |
3.5.1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 第26页 |
3.5.2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 第26页 |
3.5.3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 第26-28页 |
第4章 景德镇电厂新建2X660MW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 第28-35页 |
4.1 燃料煤耗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4.2 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29-30页 |
4.3 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4.4 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4.5 灰渣处置分析 | 第32页 |
4.6 噪声分析 | 第32-33页 |
4.7 环境管理分析 | 第33页 |
4.8 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分析 | 第33-35页 |
第5章 景德镇电厂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第35-53页 |
5.1 景德镇新建2X660MW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5-36页 |
5.2 景德镇新建2X660MW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40页 |
5.2.1 德尔菲法确定权重系数的步骤 | 第36-37页 |
5.2.2 德尔菲法的主要统计分析函数 | 第37-39页 |
5.2.3 专家评分统计结果 | 第39-40页 |
5.3 隶属度模型评价 | 第40-43页 |
5.3.1 定量指标隶属度模型 | 第41-42页 |
5.3.2 定性指标隶属度模型 | 第42-43页 |
5.4 景德镇发电厂新建2X660MW工程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 | 第43-50页 |
5.4.1 量化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43-48页 |
5.4.2 分项评价及分析 | 第48-49页 |
5.4.3 综合评价与分析 | 第49-50页 |
5.5 项目环境影响的改进对策 | 第50-53页 |
5.5.1 改善大气环境 | 第50-51页 |
5.5.2 加强固体废弃物利用 | 第51页 |
5.5.3 改善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 第51-52页 |
5.5.4 提高燃煤利用率 | 第52页 |
5.5.5 提高废水利用 | 第52页 |
5.5.6 降低厂用电率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