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双向中继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及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协作通信的理论基础 | 第18-36页 |
2.1 衰落信道的特点与建模 | 第18-21页 |
2.1.1 慢衰落与快衰落 | 第18-19页 |
2.1.2 平坦衰落与频率选择性衰落 | 第19页 |
2.1.3 平坦衰落信道的建模 | 第19-21页 |
2.2 协作通信系统的协议 | 第21-34页 |
2.2.1 单向中继系统协议 | 第21-23页 |
2.2.2 双向中继系统协议 | 第23-25页 |
2.2.3 中继系统的各态历经性容量分析 | 第25-30页 |
2.2.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30-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双向AF中继系统的中继选择方案 | 第36-62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36-38页 |
3.2 传输对称业务的双向AF中继系统的中继选择方案 | 第38-46页 |
3.2.1 现有中继选择方案及其实现复杂度分析 | 第38-40页 |
3.2.2 基于分布式时钟技术的中继选择方案 | 第40-41页 |
3.2.3 中断概率分析 | 第41-46页 |
3.3 传输非对称业务的双向AF中继系统的中继选择方案 | 第46-55页 |
3.3.1 现有中继选择方案及其实现复杂度分析 | 第47-48页 |
3.3.2 基于分布式时钟技术的中继选择方案 | 第48-49页 |
3.3.3 中断概率分析 | 第49-55页 |
3.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55-61页 |
3.4.1 传输对称业务的中继选择方案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3.4.2 传输非对称业务的中继选择方案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双向AF中继系统的性能研究 | 第62-90页 |
4.1 传输非对称业务的双向AF中继系统的性能研究 | 第63-77页 |
4.1.1 基于不等式等价变形的中断概率估计方法 | 第63-64页 |
4.1.2 双向AF单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分析 | 第64-68页 |
4.1.3 双向AF多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分析 | 第68-72页 |
4.1.4 多用户双向AF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分析 | 第72-77页 |
4.2 认知频谱共享双向AF中继系统的性能研究 | 第77-82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77-79页 |
4.2.2 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 第79-81页 |
4.2.3 平均误码率分析 | 第81-82页 |
4.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82-88页 |
4.3.1 传输非对称业务的双向AF中继系统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82-86页 |
4.3.2 认知频谱共享双向AF中继系统的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86-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4-106页 |
缩略语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