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工艺美术制品工业论文--金属工艺美术制品论文--小装饰品论文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21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第11-15页
    二、概念的厘定第15-16页
    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6-19页
    四、研究的方法与角度第19页
    五、研究的内容与结构第19-21页
第一章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的溯源与流变第21-61页
    第一节 宋代女性头饰的溯源第21-36页
        一 首饰的起源第21-25页
        二 隋唐之前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女性头饰设计第25-29页
        三 浓墨重彩的唐代女性头饰设计第29-36页
    第二节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的流变第36-45页
        一 传承与改变中的北宋初期女性头饰设计第37-38页
        二 发展与成熟中的北宋中后期女性头饰设计第38-42页
        三 反复中缓慢发展的南宋初期女性头饰设计第42-44页
        四 动荡中分流的南宋中后期女性头饰设计第44-45页
    第三节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流变的主要原因推析第45-60页
        一 服饰制度规定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第46-49页
        二 经济条件的变化第49-53页
        三 人文环境的变化第53-56页
        四 客观物质条件的变化第56-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二章 精彩纷呈的宋代女性头饰第61-120页
    第一节 宋代女性头饰的分类呈现第61-93页
        一 发型与发饰第61-82页
        二 面妆与面饰第82-87页
        三 冠饰第87-90页
        四 耳饰第90-93页
    第二节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的丰富层次第93-111页
        一 从皇亲贵胄到平民百姓的头饰第93-104页
        二 从总角孩儿到成年女性的头饰第104-110页
        三 从北到南的宋代女性头饰第110-111页
    第三节 宋代女性头饰的具体应用第111-119页
        一 日常实用的宋代女性头饰应用第112页
        二 满足审美需求的应用第112-113页
        三 划分各类差别的应用第113-115页
        四 传情达意的应用第115-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第三章 宋代女性头饰的设计特征及其形成缘由第120-185页
    第一节 宋代女性头饰的整体设计特征第120-137页
        一 宋代女性头饰的造型设计特征第120-127页
        二 宋代女性头饰的纹样设计特征第127-133页
        三 宋代女性头饰的色彩设计特征第133-137页
    第二节 宋王朝内部环境条件对女性头饰设计特征形成的影响第137-179页
        一 重文抑武的环境背景及其影响第137-140页
        二 市场经济的繁盛与纵横交通的发展及其影响第140-142页
        三 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与其影响第142-145页
        四 头饰制作原材料的丰富与工艺水平的进步及其影响第145-162页
        五 文人士大夫以及宋代女性本身对头饰设计的影响第162-176页
        六 宗教哲学及其对女性头饰设计的影响第176-179页
    第三节 传统头饰设计及外域交流的影响第179-184页
        一 传统女性头饰设计及其影响第179-180页
        二 周边地域的交流及其影响第180-182页
        三 频繁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第182-184页
    小结第184-185页
第四章 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的美学特征与设计思维第185-204页
    第一节 宋代女性头饰的外在美第185-191页
        一 柔美和谐第186-187页
        二 清新自然第187-188页
        三 细致玲珑第188-189页
        四 淡雅秀逸第189-191页
    第二节 宋代女性头饰的内在美第191-194页
        一 结构工艺的理性之美第191-192页
        二 内在气韵之美第192-193页
        三 情趣互动的交流之美第193-194页
    第三节 宋代女性头饰的设计思维探寻第194-203页
        一 积学研阅第194-196页
        二 澄心静怀第196-197页
        三 浮想联翩第197-199页
        四 神形兼备第199-200页
        五 愈小而大第200-201页
        六 兼容并蓄第201-203页
    小结第203-204页
结语第204-206页
参考文献第206-216页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第216-217页
后记第217-218页

论文共2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向中继系统的协作通信技术研究
下一篇:SiO2(AG)/ZnO的制备及其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