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节 娄烨电影研究现状综述 | 第6-7页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7-9页 |
第一章 从突围到漂移 | 第9-13页 |
第一节 突围——为个人正名 | 第9-10页 |
第二节 漂移——个体情绪的书写者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意识的凸显——审美现代性 | 第13-29页 |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彰显——《周末情人》、《危情少女》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城市意识的浮现——《苏州河》、《春风沉醉的夜晚》 | 第18-22页 |
第三节 反思意识的获得——《花》、《浮城谜事》 | 第22-29页 |
第三章 感性的诗意叙事 | 第29-45页 |
第一节 意象 | 第30-34页 |
第二节 声音 | 第34-39页 |
第三节 镜头 | 第39-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