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井下轨迹控制专用工具 | 第10-13页 |
1.2.1 井下动力钻具 | 第11页 |
1.2.2 可变径稳定器 | 第11-12页 |
1.2.3 可调弯接头 | 第12页 |
1.2.4 钻井导向执行工具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井下液压往复执行机构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 第14-27页 |
2.0 引言 | 第14页 |
2.1 往复缸的主要结构参数的计算 | 第14-16页 |
2.1.1 往复缸的工作负载 | 第15页 |
2.1.2 往复缸的内径和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 第15-16页 |
2.1.3 往复缸的壁厚和外径的计算 | 第16页 |
2.2 往复缸的活塞杆稳定性计算 | 第16-17页 |
2.3 往复缸的密封设计 | 第17-19页 |
2.4 往复执行机构液压系统图的拟定 | 第19-23页 |
2.4.1 机液自动换向机构原理 | 第19-20页 |
2.4.2 机电自动换向机构原理 | 第20-21页 |
2.4.3 液控自动换向机构原理 | 第21页 |
2.4.4 电控自动换向机构原理 | 第21-22页 |
2.4.5 位置控制自动换向机构原理 | 第22-23页 |
2.5 往复执行机构控制阀的结构设计 | 第23-26页 |
2.5.1 主换向阀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 | 第24-25页 |
2.5.2 主换向阀的密封设计 | 第25-26页 |
2.5.3 先导阀主要尺寸的初步确定 | 第26页 |
2.5.4 先导阀的密封设计 | 第26页 |
2.6 往复执行机构外壳的设计 | 第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井下液压往复执行机构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分析 | 第27-58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往复执行机构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3.2.1 往复执行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3.2.2 往复执行机构的基本液压原理 | 第28-29页 |
3.3 往复执行机构液压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9-34页 |
3.3.1 阀的流量压力特性 | 第29-30页 |
3.3.2 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30-34页 |
3.4 基于 AMESim 环境的往复执行机构的仿真分析 | 第34-57页 |
3.4.1 工程系统仿真高级建模环境 AMESim 简介 | 第34-38页 |
3.4.2 仿真时系统各元件所需物理参数 | 第38-39页 |
3.4.3 往复执行机构各元件建模与参数设置 | 第39-44页 |
3.4.4 往复执行机构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44页 |
3.4.5 阀芯与活塞杆位移曲线分析 | 第44-50页 |
3.4.6 阀芯速度与位移的曲线分析 | 第50-51页 |
3.4.7 阀芯与活塞杆加速度与位移的曲线分析 | 第51-53页 |
3.4.8 主阀容腔与缸内部压力曲线分析 | 第53-55页 |
3.4.9 主阀活塞面积改变对仿真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10 系统流量增加一倍对仿真的影响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实验样机的设计 | 第58-60页 |
4.1 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 | 第58页 |
4.2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 第58-59页 |
4.2.1 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58页 |
4.2.2 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井下液压往复执行机构的应用 | 第60-63页 |
5.1 用于扭钻头方位 | 第60页 |
5.2 用于钻头辅助增压 | 第60-61页 |
5.3 用于可变径稳定器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3-64页 |
1.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2. 课题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