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和信号传输钻杆的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无线传输方式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有线钻杆传输技术 | 第11-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5 课题的研究成果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动力和信号传输钻杆设计要求及原理分析 | 第19-27页 |
2.1 设计要求 | 第19-20页 |
2.2 原理分析 | 第20-26页 |
2.2.1 传输电接头的结构组成和安装 | 第20-25页 |
2.2.2 电路导通的实现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新型智能钻杆设计 | 第27-48页 |
3.1 钻杆本体与接头的选型与改造 | 第27-29页 |
3.1.1 本体与接头的选型 | 第27-28页 |
3.1.2 本体与接头的改造加工 | 第28-29页 |
3.2 钻杆接头螺纹的选型 | 第29-31页 |
3.3 传输电接头的设计 | 第31-36页 |
3.3.1 公电接头的设计 | 第31-33页 |
3.3.2 母电接头的设计 | 第33-36页 |
3.4 钻杆本体三明治传输结构设计 | 第36-45页 |
3.4.1 三明治传输结构的内管设计 | 第37页 |
3.4.2 三明治传输结构绝缘密封设计 | 第37-38页 |
3.4.3 三明治传输导体设计计算 | 第38-45页 |
3.5 智能钻杆的密封 | 第45-47页 |
3.5.1 钻杆接头处的密封 | 第45页 |
3.5.2 公母电接头处的密封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动力和信号传输钻杆的校核计算 | 第48-60页 |
4.1 钻杆的应力校核计算 | 第48-54页 |
4.1.1 钻杆所受轴向应力的计算 | 第48-49页 |
4.1.2 钻杆所受剪应力计算 | 第49-51页 |
4.1.3 钻杆所受弯曲应力的计算 | 第51-54页 |
4.2 钻杆接头螺纹连接的受力分析 | 第54-59页 |
4.2.1 螺纹的预紧力矩 | 第54-55页 |
4.2.2 螺纹轴向载荷应力分析 | 第55-56页 |
4.2.3 螺纹齿侧面法向力的计算 | 第56-58页 |
4.2.4 螺纹的变形分析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钻杆接头螺纹应力分布的有限元研究 | 第60-77页 |
5.1 螺纹连接的预处理 | 第60-62页 |
5.1.1 Ansy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5.1.2 网格的划分 | 第61-62页 |
5.1.3 边界条件设定 | 第62页 |
5.2 螺纹齿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 第62-68页 |
5.2.1 受拉力载荷时应力分析 | 第62-67页 |
5.2.2 受压力载荷时应力分析 | 第67-68页 |
5.3 钻杆接头应力减轻结构的设计 | 第68-76页 |
5.3.1 三种应力减轻结构的提出 | 第68-69页 |
5.3.2 三种模型螺纹连接处的应力对比 | 第69-74页 |
5.3.3 三种应力减轻结构的应变与变形对比 | 第74-76页 |
5.3.4 结论 | 第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