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前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1 大气有机胺的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1.1 有机胺概述 | 第13页 |
1.1.2 大气有机胺的来源与通量估算 | 第13-15页 |
1.1.3 大气有机胺对 SOA 形成的影响 | 第15页 |
1.1.4 大气有机胺对新粒子生成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 | 第16-21页 |
1.2.1 海洋大气有机气溶胶 | 第16-18页 |
1.2.2 海洋大气有机胺的分布与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1.2.3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的物理化学转化 | 第19-20页 |
1.2.4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对气溶胶酸度的影响 | 第20-21页 |
1.3 小结 | 第21-22页 |
2 研究区域和分析方法 | 第22-33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22-29页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2.1.2 现场调查时间和地点 | 第23-27页 |
2.1.3 样品采集方法 | 第27-29页 |
2.2 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2.2.1 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29页 |
2.2.2 样品分析方法 | 第29-31页 |
2.2.3 采样过程质量控制 | 第31-32页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3 黄东海大气气溶胶中有机胺的分布特征 | 第33-55页 |
3.1 2011 年 3-4 月黄东海航次数据分析 | 第33-39页 |
3.1.1 2011 年 3-4 月黄东海航次 DMA 时空分布 | 第33-35页 |
3.1.2 2011 年 3-4 月黄东海航次 DMA 昼夜变化及粒径分布 | 第35-37页 |
3.1.3 2011 年 3-4 月黄东海航次 DMA 与其它离子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3.2 2011 年 5-6 月东海航次数据分析 | 第39-47页 |
3.2.1 2011 年 5-6 月东海航次有机胺时空分布 | 第39-41页 |
3.2.2 2011 年 5-6 月东海航次 DMA 与 TMA 粒径分布昼夜变化 | 第41-44页 |
3.2.3 2011 年 5-6 月东海航次 DMA 与 TMA 的分布特征比较 | 第44-45页 |
3.2.4 2011 年 5-6 月东海航次 DMA 与其它离子关系分析 | 第45-47页 |
3.3 2011 年 8 月东海航次数据分析 | 第47-52页 |
3.4 2012 年 11 月黄海航次数据分析 | 第52-55页 |
4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来源、粒径分布及形成机制讨论 | 第55-66页 |
4.1 有机胺的来源 | 第55-57页 |
4.2 颗粒态有机胺的粒径分布 | 第57-61页 |
4.3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的形成机制讨论 | 第61-62页 |
4.4 个例分析——水华与浓雾 | 第62-66页 |
5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对新粒子生成与气溶胶酸度的影响讨论 | 第66-71页 |
5.1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对新粒子生成的影响讨论 | 第66-68页 |
5.2 海洋大气颗粒态有机胺对气溶胶酸度的影响讨论 | 第68-7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
获奖情况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