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生物药剂学论文

寡聚核苷酸和多肽的结构修饰及其口服给药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1章 绪论第20-59页
    1.1 生物大分子口服给药第20-24页
        1.1.1 生物大分子口服给药的主要障碍第20-21页
        1.1.2 生物大分子口服给药的主要策略第21-24页
            1.1.2.1 渗透增强剂第21-22页
            1.1.2.2 酶抑制剂第22-23页
            1.1.2.3 微纳米颗粒第23页
            1.1.2.4 结构修饰第23-24页
    1.2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修饰第24-36页
        1.2.1 脂质分子修饰第24-30页
            1.2.1.1 脂质分子概述第24-25页
            1.2.1.2 胆酸的肝肠循环第25-27页
            1.2.1.3 甾醇类脂质的吸收机理第27-28页
            1.2.1.4 脂肪酸的吸收机理第28-30页
        1.2.2 小肠寡肽转运蛋白1(PEPT1)及二肽修饰第30-36页
            1.2.2.1 小肠寡肽转运蛋白1(PEPT1)第30页
            1.2.2.2 PEPT1的结构及作用机制第30-33页
            1.2.2.3 PEPT1应用于口服药物吸收第33页
            1.2.2.4 二肽作为PEPT1的底物第33-36页
    1.3 CpG寡核苷酸(CpGODN)第36-53页
        1.3.1 CpG ODN的发现第36-38页
        1.3.2 CpG ODN的作用机理第38-41页
            1.3.2.1 CpG的非甲基化第38页
            1.3.2.2 TLR9受体第38-39页
            1.3.2.3 CpG诱导免疫效应的分子机理第39-41页
        1.3.3 CpG ODN的免疫调节作用第41-45页
            1.3.3.1 CpG ODN对B细胞的作用第42页
            1.3.3.2 CpG ODN对pDC的作用第42-43页
            1.3.3.3 CpG ODN对NK细胞的作用第43页
            1.3.3.4 CpG ODN对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作用第43-44页
            1.3.3.5 CpG ODN对MDSC的作用第44-45页
        1.3.4 CpG ODN的结构、分类与功能第45-48页
            1.3.4.1 CpG ODN结构与活性第45-46页
            1.3.4.2 CpG ODN的分类第46-48页
            1.3.4.3 不同类型CpG ODN的免疫诱导差异第48页
        1.3.5 CpG ODN的应用第48-53页
            1.3.5.1 CpG ODN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第48-49页
            1.3.5.2 CpG ODN应用于过敏性疾病第49页
            1.3.5.3 CpG ODN应用于肿瘤第49-53页
    1.4 艾塞那肽(Exenatide)第53-56页
        1.4.1 2型糖尿病第53页
        1.4.2 肠促胰岛素效应与GLP-1第53-54页
        1.4.3 艾塞那肽(Exentide)第54-56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56-59页
第2章 CpG ODN的脂质修饰第59-93页
    2.1 引言第59-64页
        2.1.1 Click Chemistry第59-60页
        2.1.2 CuAAC反应及其原理第60-62页
        2.1.3 脂质分子选择第62-64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4-67页
        2.2.1 实验试剂第64-65页
        2.2.2 实验仪器第65-66页
        2.2.3 主要溶液配制第66-67页
    2.3 实验方法第67-74页
        2.3.1 脂质分子的叠氮化修饰第67-70页
            2.3.1.1 胆酸甲酯的叠氮修饰第67-68页
            2.3.1.2 胆固醇的叠氮修饰第68-69页
            2.3.1.3 脂肪酸的叠氮修饰第69-70页
        2.3.2 脂质分子与CpG ODN的Click反应第70-72页
            2.3.2.1 反应物储备液配置第70-71页
            2.3.2.2 反应进行第71-72页
            2.3.2.3 产物的纯化与表征第72页
        2.3.3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第72-74页
            2.3.3.1 安装制胶装置第72-73页
            2.3.3.2 灌制5ml聚丙烯酰胺凝胶第73页
            2.3.3.3 上样与电泳第73-74页
            2.3.3.4 凝胶染色第74页
        2.3.4 CpG ODN的HPLC定量方法第74页
    2.4 实验结果第74-92页
        2.4.1 叠氮修饰胆酸甲酯的合成第74-76页
        2.4.2 叠氮修饰胆固醇的合成第76-77页
        2.4.3 叠氮修饰脂肪酸的合成第77-85页
            2.4.3.1 叠氮硬脂酸的合成第77-80页
            2.4.3.2 叠氮棕榈酸的合成第80-81页
            2.4.3.3 叠氮肉豆蔻酸的合成第81-84页
            2.4.3.4 叠氮月桂酸的合成第84-85页
        2.4.4 脂质修饰CpG ODN的合成第85-88页
        2.4.5 CpG ODN的HPLC定量方法第88-92页
    2.5 讨论与小结第92-93页
第3章 脂质和二肽修饰CpG ODN的体内外活性评价第93-115页
    3.1 引言第93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93-96页
        3.2.1 实验动物第93-94页
        3.2.2 实验材料第94-95页
        3.2.3 实验仪器第95-96页
        3.2.4 主要试剂配制第96页
    3.3 实验方法第96-102页
        3.3.1 制备小鼠脾细胞悬液第96-97页
        3.3.2 CpG ODN与脾细胞悬液共孵育第97页
        3.3.3 ELISA测定小鼠脾细胞IL-6表达水平第97-99页
        3.3.4 小鼠OVA免疫和CpG ODN给药方案第99-100页
        3.3.5 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第100-101页
        3.3.6 CT-26荷瘤小鼠的建模第101页
        3.3.7 CT-26荷瘤小鼠的给药第101页
        3.3.8 CT-26荷瘤小鼠的脾细胞悬浮液制备第101-102页
        3.3.9 统计分析第102页
    3.4 实验结果第102-112页
        3.4.1 修饰后CpG ODN的体外活性第102-105页
        3.4.2 修饰后CpG ODN对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表达水平的影响第105-111页
        3.4.3 LA修饰的CpG ODN对CT-26荷瘤小鼠的作用第111-112页
    3.5 讨论与小结第112-115页
第4章 二肽替换Exenatide的体内外活性评价第115-148页
    4.1 引言第115-116页
        4.1.1 设计二肽替换的Exenatide第115页
        4.1.2 二肽替换Exenatide的序列第115-116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116-119页
        4.2.1 实验材料第116-117页
        4.2.2 实验仪器第117-118页
        4.2.3 主要试剂配制第118页
        4.2.4 实验动物第118-119页
    4.3 实验方法第119-128页
        4.3.1 HPLC检测条件第119页
        4.3.2 二肽替换Exenatide的GLP-1R激动剂活性检测第119-121页
        4.3.3 溶剂沉淀法除蛋白提取多肽的方法筛选第121页
        4.3.4 Exenatide和HL-39的血浆稳定性第121-122页
        4.3.5 Exenatide和HL-39的小鼠胃肠道稳定性实验第122页
        4.3.6 灌制胶囊以及胶囊口服给药第122-123页
        4.3.7 小鼠血糖检测第123-124页
        4.3.8 二肽替换Exenatide的体内药效实验第124页
        4.3.9 HL-39的体内量效实验第124-125页
        4.3.10 HL-39与Gly-Sar体内的竞争抑制实验第125页
        4.3.11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第125-127页
            4.3.11.1 肠灌流样品的HPLC测定方法第125-126页
            4.3.11.2 Exenatide和HL-39在肠内稳定性的考察第126页
            4.3.11.3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第126-127页
        4.3.12 统计分析第127-128页
    4.4 实验结果第128-144页
        4.4.1 HPLC检测条件第128-130页
        4.4.2 二肽替换Exenatide的GLP-1R激动剂活性检测第130-131页
        4.4.3 溶剂沉淀法除蛋白提取多肽的方法筛选第131-134页
        4.4.4 Exenatide和HL-39的血浆稳定性第134页
        4.4.5 Exenatide和HL-39的小鼠胃肠道稳定性实验第134-136页
        4.4.6 二肽替换Exenatide的体内药效实验第136-137页
        4.4.7 HL-39的体内量效实验第137-139页
        4.4.8 HL-39与Gly-Sar体内的竞争抑制实验第139-140页
        4.4.9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第140-144页
    4.5 讨论与小结第144-148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148-152页
    5.1 研究内容总结第148-150页
    5.2 创新点第150-151页
    5.3 展望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船舶产业集群网络的功能结构及其能力研究
下一篇:绿盲蝽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触角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