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VP2互作蛋白CK1α及CSGalNAcT2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复制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33页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第15-17页
        1.1.1 IBD概况第15页
        1.1.2 IBD流行病学第15-16页
        1.1.3 IBD防控第16-17页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第17-24页
        1.2.1 IBDV分类学地位第17页
        1.2.2 IBDV基因组结构第17-18页
        1.2.3 IBDV形态结构第18页
        1.2.4 IBDV蛋白结构与功能第18-24页
    1.3 VP2蛋白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第24-28页
        1.3.1 不同血清型IBDV的细胞受体比较研究第25页
        1.3.2 不同毒力型IBDV的细胞受体比较研究第25-26页
        1.3.3 IBDV候选受体蛋白分子研究进展第26-28页
    1.4 IBDV的复制周期第28-32页
        1.4.1 吸附与侵入第28页
        1.4.2 脱壳第28页
        1.4.3 转录第28-29页
        1.4.4 翻译第29-30页
        1.4.5 组装第30页
        1.4.6 释放第30-32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2-33页
第二章 IBDV VP2蛋白与宿主蛋白CK1α相互作用的鉴定第33-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2.1.1 细胞、病毒、质粒第33页
        2.1.2 主要试剂第33页
        2.1.3 病毒感染第33-34页
        2.1.4 免疫共沉淀与质谱分析第34页
        2.1.5 CK1α 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第34页
        2.1.6 细胞转染第34-35页
        2.1.7 激光共聚焦第35页
        2.1.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第35页
    2.2 结果第35-38页
        2.2.1 免疫共沉淀及质谱鉴定CK1α 蛋白为IBDV VP2疑似的相互作用蛋白第35-36页
        2.2.2 外源性蛋白CK1α 与VP2存在相互作用第36-37页
        2.2.3 内源性蛋白CK1α 与VP2存在相互作用第37-38页
    2.3 讨论第38-40页
第三章 CK1α 在IBDV复制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第40-6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45页
        3.1.1 细胞、病毒、质粒第40页
        3.1.2 主要试剂及抗体第40页
        3.1.3 siRNA设计与表达siRNA的重组质粒构建第40-41页
        3.1.4 CK1α 下调表达第41-42页
        3.1.5 CK1α 过表达第42页
        3.1.6 D4476药物处理第42页
        3.1.7 细胞活性测定第42页
        3.1.8 病毒效价滴定第42页
        3.1.9 干扰素(IFN)检测第42-43页
        3.1.10 poly I:C转染第43页
        3.1.11 IFN-β 处理DF1细胞第43页
        3.1.12 IFNAR1泛素化相关质粒构建第43-44页
        3.1.13 IFNAR1的定点突变第44页
        3.1.14 IFNAR1细胞内泛素化实验第44页
        3.1.15 IFNAR1胞外区原核表达与多抗制备第44-45页
        3.1.16 流式细胞术第45页
        3.1.17 灰度值分析第45页
        3.1.18 数据统计分析第45页
    3.2 结果第45-56页
        3.2.1 IBDV感染易感细胞后CK1α 下调第45-46页
        3.2.2 CK1α 下调表达抑制病毒复制第46-48页
        3.2.3 CK1α 上调表达促进IBDV复制第48-49页
        3.2.4 D4476抑制IBDV复制第49-50页
        3.2.5 IBDV感染诱导DF1细胞产生IFN-β第50页
        3.2.6 CK1α 拮抗IFN-β 的抗病毒作用第50-51页
        3.2.7 CK1α 不影响宿主IFN-β 表达量第51-52页
        3.2.8 CK1α 负调控IFNAR1蛋白第52-54页
        3.2.9 IBDV感染DF1细胞后IFNAR1上调第54-56页
    3.3 讨论第56-61页
第四章 IBDV VP2蛋白与宿主蛋白CSGalNAcT2相互作用鉴定第61-7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1-63页
        4.1.1 细胞、质粒第61页
        4.1.2 主要试剂第61页
        4.1.3 酵母双杂交筛选第61-62页
        4.1.4 CSGalNAcT2真核表达质粒及其缺失突变株的构建第62页
        4.1.5 免疫共沉淀实验第62-63页
        4.1.6 激光共聚焦实验第63页
        4.1.7 共定位分析第63页
    4.2 结果第63-67页
        4.2.1 酵母双杂交筛选结果第63-64页
        4.2.2 候选互作蛋白免疫共沉淀验证结果第64-65页
        4.2.3 CSGalNAcT2与VP2蛋白共定位于高尔基体第65-67页
    4.3 讨论第67-70页
第五章 CSGalNAcT2在IBDV复制中的作用第70-8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0-73页
        5.1.1 细胞、病毒、质粒第70页
        5.1.2 主要试剂及抗体第70页
        5.1.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70-71页
        5.1.4 CSGalNAcT2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第71页
        5.1.5 靶向CSGalNAcT2的干扰RNA(siRNA)的设计与合成第71页
        5.1.6 CSGalNAcT2下调表达第71-72页
        5.1.7 CSGalNAcT2过表达第72页
        5.1.8 Brefeldin A药物处理第72页
        5.1.9 IBDV复制检测第72-73页
        5.1.10 灰度值分析第73页
        5.1.11 数据统计分析第73页
    5.2 结果第73-77页
        5.2.1 CSGalNAcT2在IBDV感染过程中上调第73-74页
        5.2.2 CSGalNAcT2上调表达促进IBDV复制第74页
        5.2.3 CSGalNAcT2下调表达抑制IBDV复制第74-75页
        5.2.4 CSGalNAcT2对IBDV的促进作用依赖于高尔基体的完整性第75-77页
    5.3 讨论第77-80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2页
附录第92-97页
    附录 1第92-93页
    附录 2第93-94页
    附录 3第94-95页
    附录 4第95-96页
    附录 5第96-97页
致谢第97-98页
作者简历第98-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轮发电机定子换位线棒的损耗与温升问题研究
下一篇:在线图片呈现顺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