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1章 重复供述概述 | 第13-23页 |
1.1 重复供述的界定 | 第13-15页 |
1.1.1 重复供述的含义 | 第13-14页 |
1.1.2 重复供述的特点 | 第14-15页 |
1.2 重复供述排除的依据 | 第15-18页 |
1.2.1 重复供述应当排除的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1.2.2 重复供述排除的现实依据 | 第17-18页 |
1.3 我国大陆地区以外国家和地区应对重复供述的排除规则 | 第18-23页 |
1.3.1 美国“毒树之果”模式 | 第18-20页 |
1.3.2 德国证据使用禁止的放射效力模式 | 第20-21页 |
1.3.3 小结 | 第21-23页 |
第2章 司法实务中关于重复供述的排除情况分析 | 第23-33页 |
2.1 研究样本简述 | 第23页 |
2.2 重复供述排除司法实践存在的特点 | 第23-29页 |
2.2.1 法庭审查重复供述积极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 第23-27页 |
2.2.2 职务犯罪案件在相关研究样本中所占比例高 | 第27页 |
2.2.3 重复供述集中发生于犯罪嫌疑人到案后未送看守所羁押前 | 第27-28页 |
2.2.4 讯问同步录音录像在法庭审查判断过程中所起作用大 | 第28-29页 |
2.3 重复供述排除的数据统计 | 第29-30页 |
2.4 司法人员对待重复供述排除的问卷调查 | 第30-33页 |
第3章 司法实践中重复供述排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2页 |
3.1 立法不完善导致同案不同判现象严重 | 第33-35页 |
3.1.1 规则缺位导致法官对于重复供述认定存在差异性 | 第33-34页 |
3.1.2 无明确的程序规定导致法官适用中的随意性较大 | 第34页 |
3.1.3 申请人范围过窄致使被告人权利受到制约 | 第34-35页 |
3.2 司法人员规范取证和排除非法证据的意识与能力不足 | 第35-38页 |
3.2.1 侦查机关在取证中过于依赖有罪供述 | 第35-36页 |
3.2.2 检察机关依法监督的力度不足 | 第36页 |
3.2.3 辩护律师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 | 第36-37页 |
3.2.4 法官对非法供述排除的能力有限 | 第37-38页 |
3.3 相关机制和配套制度的缺位导致规则适用缺乏保障 | 第38-42页 |
3.3.1 缺乏对侦查机关适用强制性措施的明确规范 | 第38页 |
3.3.2 缺乏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或说明情况的相关制度 | 第38-39页 |
3.3.3 双规中存在非法审讯是否存在波及效应 | 第39页 |
3.3.4 非法言辞证据的先行调查原则在实践中没有得到贯彻 | 第39-42页 |
第4章 重复供述排除规则的确立和完善 | 第42-48页 |
4.1 确立重复供述裁量排除的理念 | 第42页 |
4.2 转变侦查机关取证观念,回归庭审活动为核心 | 第42-44页 |
4.3 重复供述排除规则相关完善措施 | 第44-46页 |
4.3.1 依职权排除还是依申请排除 | 第44页 |
4.3.2 重复供述审查标准 | 第44-45页 |
4.3.3 重复供述是否受到影响的具体判断方法 | 第45-46页 |
4.4 进一步规范在非羁押场所的审讯 | 第46-47页 |
4.5“双规”波及效应的切断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