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法治精神教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1-19页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 选题缘起第11-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页
    (二) 研究现状第12-18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7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 研究思路第18页
        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一、关于法治精神的一般理论第19-27页
    (一) 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及其概念界定第19-22页
        1. 法治精神的核心要素第19-21页
        2. 法治精神概念的界定第21-22页
    (二) 法治精神的几个相关概念第22-25页
        1. 法治精神与法治文化第22-23页
        2. 法治精神与法治意识第23页
        3. 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第23-25页
    (三) 思想政治学科下法治精神教育的突出特征第25-27页
        1. 鲜明的政治性第25页
        2. 突出的思想性第25-26页
        3. 生动的实践性第26-27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法治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第27-31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发展的必要内容第27页
    (二)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路径第27-29页
    (三) 培养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第29-30页
    (四) 实现高中生现代化人格的主要渠道第30-31页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法治精神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41页
    (一) 高中生法治精神教育现状及其主要问题分析第31-36页
        1. 了解一定法治知识,但总体上比较匮乏第31-32页
        2. 具有一定法治意识,并未达到法治精神高度第32-35页
        3. 法治情感比较淡薄,法治信任感较弱第35-36页
        4. 学校法治教育为主,法治教学实际问题突出第36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法治精神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1页
        1. 部分教师法治素养较弱第36-38页
        2. 课程体系有待完善第38页
        3. 方法缺乏一定针对性第38-39页
        4. 评价体系比较滞后第39-41页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精神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第41-53页
    (一) 理论路径:积极探索法治精神教育的理论路径第41-43页
        1. 基于新课标“三维目标”教育路径的构建第41-42页
        2. 根据德育养成规律理论模型的重建第42-43页
    (二) 师资基础:建立教师法治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第43-45页
        1. 转变高中政治教师法治教育观念第43-44页
        2. 形成教师队伍法治培训的长效机制第44-45页
    (三) 课程支撑: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法治课程资源的立体化开发第45-47页
        1. 国家与地方、校本法治课程相结合第45-46页
        2. 法治理论课程与法治实践课程相结合第46-47页
        3. 实体法治课程与网络法治课程相结合第47页
    (四) 方法推进: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精神教育方法的新探索第47-51页
        1. 政治学科与其它学科相配合的教育方法第47-49页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第49-51页
    (五) 质量保障:完善基于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法治精神教育评价体系第51-53页
        1.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评价模式及其价值导向作用第51-52页
        2. 动态把控中注重对法治教育内容的考核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道德抉择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为例
下一篇:基于高考试题的地理学科能力表现水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