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言第9-10页
1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概述第10-17页
    1.1 当事人证据收集内涵和性质第10-12页
        1.1.1 当事人证据收集内涵分析第10页
        1.1.2.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性质界定第10-12页
    1.2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与相关证据制度的关系第12-14页
        1.2.1 当事人证据收集与证明标准的关系第12-13页
        1.2.2 当事人证据收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第13-14页
        1.2.3 当事人证据收集与证明权的关系第14页
    1.3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功能第14-17页
        1.3.1 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第14-15页
        1.3.2 保障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第15页
        1.3.3 提高裁判可接受性第15-17页
2 其他国家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规定及对我国启示第17-24页
    2.1 英美法系国家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17-19页
        2.1.1 美国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17-18页
        2.1.2 英国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18-19页
    2.2 大陆法系国家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19-22页
        2.2.1 德国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19-20页
        2.2.2 日本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20-21页
        2.2.3 法国的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第21-22页
    2.3 两大法系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对我国启示第22-24页
        2.3.1 当事人收集证据有具体的手段、措施等保障第22页
        2.3.2 法院有效发挥救济和辅助功能第22-23页
        2.3.3 为当事人收集证据设立强制性保障措施第23-24页
3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24-31页
    3.1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立法现状第24-26页
    3.2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存在问题第26-31页
        3.2.1 法律程序不完备导致当事人证据收集能力弱第26-28页
        3.2.2 收集证据受阻时缺乏相应的救济机制导致权利虚化第28-29页
        3.2.3 证人证言的收集特殊保障措施欠缺第29-31页
4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第31-41页
    4.1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程序设计第31-34页
        4.1.1 设立询问笔录第31页
        4.1.2 发出质问书第31-32页
        4.1.3 实行调查令制度第32-33页
        4.1.4 制定完善的审前程序,确立庭前证据交换为基本原则第33-34页
    4.2 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的救济机制第34-37页
        4.2.1 完善证明妨害排除制度第34-36页
        4.2.2 对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机制的规范第36-37页
        4.2.3 建立保障律师调查取证权实现的强制措施第37页
    4.3 证人证言收集的特殊保障第37-41页
        4.3.1 保护证人的个人隐私和秘密第38页
        4.3.2 保护证人及其亲属的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第38-39页
        4.3.3 确立对证人的经济补偿措施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恶意诉讼类型化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国有资产行政公益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