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多光源的空间载波三维变形同步测量技术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0页
    1.1 数字散斑干涉技术概述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6-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18-20页
        1.3.1 研究意义第18页
        1.3.2 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技术研究第20-35页
    2.1 数字散斑干涉测量原理第20-21页
    2.2 相位测量方法研究第21-30页
        2.2.1 时间相移技术第21-23页
        2.2.2 空间相移技术第23-24页
        2.2.3 空间载波相移技术第24-30页
            2.2.3.1 空间载波像素相移法第24-27页
            2.2.3.2 空间载波傅里叶变换法第27-30页
    2.3 数字散斑干涉三维变形测量原理第30-34页
        2.3.1 面内变形测量方法第31-32页
        2.3.2 离面变形测量方法第32页
        2.3.3 三维变形同步测量方法第32-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空间载波法频谱分布影响参数研究第35-45页
    3.1 干涉散斑图的频谱分布第35-36页
    3.2 影响频谱分布的主要参数分析第36-40页
        3.2.1 光阑孔径的直径第36-38页
        3.2.2 参考光入射角第38-40页
    3.3 实验验证及分析第40-44页
        3.3.1 光阑孔径改变对频谱的影响实验第41-42页
        3.3.2 参考光入射角度改变对频谱的影响实验第42-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多光源空间载波散斑干涉三维动态测量系统设计第45-58页
    4.1 基于多光源空间载波DSPI三维变形动态测量系统第45-48页
        4.1.1 光路结构及原理第45-47页
        4.1.2 相位的提取第47-48页
    4.2 系统的关键设计第48-57页
        4.2.1 空间载波的引进设计第48-49页
        4.2.2 基于孔径光阑的空间分频处理第49-54页
        4.2.3 三维变形的重构计算第54-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多光源测量系统实验与分析第58-67页
    5.1 实验系统的搭建及测量流程第58-66页
        5.1.1 物体三维变形的静态测量实验第60-62页
        5.1.2 气压加载的三维形变测量实验第62-64页
        5.1.3 对被测物进行热加载的动态测量实验第64-66页
    5.2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67页
    6.2 论文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数字太敏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基于多Agent的多议题协商冲突网络模型及其演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