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车辆横摆、侧倾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横摆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侧倾稳定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车辆集成控制系统结构及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车辆集成控制系统结构 | 第15-17页 |
1.3.2 车辆集成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车辆动力学模型和液压模型的建立 | 第19-35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车辆动力学建模方法介绍 | 第19-20页 |
2.3 八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20-27页 |
2.3.1 轮胎模型的建立 | 第20页 |
2.3.2 H.B.Pacejka轮胎模型 | 第20-22页 |
2.3.3 Simulink中轮胎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2.3.4 八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 | 第23-27页 |
2.4 车辆简化模型 | 第27-32页 |
2.4.1 线性二自由度模型 | 第27-28页 |
2.4.2 线性三自由度模型 | 第28-31页 |
2.4.3 模型仿真分析 | 第31-32页 |
2.5 液压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2.5.1 液压单元的结构 | 第32页 |
2.5.2 液压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车辆稳定性分层集成控制系统设计 | 第35-51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 | 第35-42页 |
3.2.1 控制变量和执行方式的选择 | 第35-36页 |
3.2.2 控制策略总体结构 | 第36页 |
3.2.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6-39页 |
3.2.4 横摆力矩分配与制动压力计算 | 第39-41页 |
3.2.5 电磁阀、电机控制 | 第41-42页 |
3.3 基于TTR侧翻预警研究 | 第42-46页 |
3.3.1 TTR侧翻预警 | 第42-43页 |
3.3.2 侧翻指标的选取 | 第43页 |
3.3.3 侧翻预警算法 | 第43-44页 |
3.3.4 TTR侧翻预警系统仿真分析 | 第44-46页 |
3.4 车辆侧倾稳定性控制策略 | 第46-48页 |
3.4.1 基于差动制动的侧倾控制策略 | 第46-47页 |
3.4.2 基于悬架的侧倾控制策略 | 第47-48页 |
3.5 分层集成控制策略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集成控制系统离线仿真分析 | 第51-63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仿真条件 | 第51-52页 |
4.3 典型工况仿真分析 | 第52-62页 |
4.3.1 低附着路面工 | 第52-57页 |
4.3.2 高附着路面工况 | 第57-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dSPACE实时平台快速控制原型仿真 | 第63-73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dSPACE仿真系统与控制系统的V型开发流程介绍 | 第63-65页 |
5.2.1 dSPACE仿真系统 | 第63页 |
5.2.2 控制系统的V型开发流程 | 第63-65页 |
5.3 快速控制原型试验 | 第65-67页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7-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73-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