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轴承结构改进设计与疲劳寿命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轮毂轴承国内外现状 | 第10-17页 |
1.2.1 轮毂轴承发展及技术介绍 | 第10-14页 |
1.2.2 轮毂轴承国外现状 | 第14-16页 |
1.2.3 轮毂轴承国内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轮毂轴承的分类与载荷谱分析 | 第19-29页 |
2.1 轮毂轴承的分类 | 第19-21页 |
2.1.1 双列圆锥滚子轮毂轴承单元 | 第19-20页 |
2.1.2 双列球型轮毂轴承单元 | 第20-21页 |
2.2 轮毂轴承力学模型的建立和轮胎载荷分析 | 第21-24页 |
2.2.1 轮毂轴承力学模型建立 | 第21-22页 |
2.2.2 轮胎载荷分析 | 第22-24页 |
2.3 轮毂轴承载荷谱 | 第24-27页 |
2.3.1 道路谱介绍 | 第24-25页 |
2.3.2 载荷谱分析 | 第25-26页 |
2.3.3 载荷谱的制定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轮毂轴承结构改进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第29-41页 |
3.1 轮毂轴承单元结构 | 第29-31页 |
3.1.1 第三代轮毂轴承结构 | 第29-30页 |
3.1.2 改进设计轮毂轴承结构 | 第30-31页 |
3.2 轮毂轴承三维模型建立及装配 | 第31-36页 |
3.2.1 三维建模软件 | 第31页 |
3.2.2 第三代轮毂轴承建模及装配 | 第31-34页 |
3.2.3 改进设计轮毂轴承建模及装配 | 第34-36页 |
3.3 两种轮毂轴承的有限元分析 | 第36-38页 |
3.3.1 有限元法 | 第36页 |
3.3.2 有限元模型处理 | 第36-37页 |
3.3.3 有限元分析结果分析对比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4 轮毂轴承游隙软件模拟 | 第41-51页 |
4.1 轮毂轴承单元游隙概念 | 第41-42页 |
4.1.1 轮毂轴承游隙定义 | 第41页 |
4.1.2 轮毂轴承单元游隙对轴承寿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 轮毂轴承单元游隙软件分析方法介绍 | 第42-47页 |
4.2.1 CAE技术及Simulation | 第43页 |
4.2.2 设计分析流程图 | 第43-44页 |
4.2.3 设计方法介绍 | 第44-47页 |
4.3 轮毂轴承游隙模拟结果及方法总结 | 第47-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轮毂轴承单元疲劳寿命与交变应力关系探究及验证 | 第51-65页 |
5.1 轮毂轴承单元的疲劳寿命 | 第51-53页 |
5.1.1 轮毂轴承单元的寿命概念 | 第51页 |
5.1.2 轮毂轴承寿命计算式 | 第51-53页 |
5.2 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计算 | 第53-59页 |
5.2.1 汽车轮毂轴承基本额定载荷计算 | 第53-54页 |
5.2.2 汽车轮毂轴承当量动载荷计算 | 第54-55页 |
5.2.3 侧向加速度与交变应力 | 第55-57页 |
5.2.4 基于载荷谱的轮毂轴承疲劳寿命计算 | 第57-59页 |
5.3 轮毂轴承单元疲劳寿命试验 | 第59-63页 |
5.3.1 轮毂轴承试验机介绍 | 第59-60页 |
5.3.2 主要参数指标 | 第60页 |
5.3.3 试验前准备及检测条件设置 | 第60-61页 |
5.3.4 试验结果及说明 | 第61-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总结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