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证据法学语境下刑事错案产生原因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3页
    一、选题目的第10-11页
    二、选题意义第11-12页
        (一) 现实意义第11页
        (二) 学术意义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 文本研究法第12页
        (二) 案例分析法第12-13页
第一章 刑事错案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3-21页
    一、刑事错案概念的界定第13-16页
        (一) 冤案、假案与错案第13-15页
        (二) 刑事错案的特性第15-16页
    二、证据法学语境下的刑事错案第16-21页
        (一) 基于证据法学研究刑事错案的缘由第16-18页
        (二) 证据法学语境下刑事错案辨析第18-21页
第二章 证据法基础理论视角下刑事错案产生原因第21-34页
    一、刑事错案对诉讼证明认识论的违反第21-26页
        (一) 忽略了刑事诉讼认识主客体的特定性第22-23页
        (二) 缺失了刑事诉讼认识手段的条件性第23-25页
        (三) 违反了诉讼认识过程中的约束性第25-26页
    二、刑事错案中诉讼证明价值论的失衡第26-29页
        (一) 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价值权衡失控第26-27页
        (二)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价值权衡失控第27-28页
        (三) 繁琐程序与刑事诉讼效率的价值权衡失控第28-29页
    三、刑事错案中证据法基本原则的偏差处理第29-34页
        (一) 参考依据偏离:对证据裁判原则运用不当第29-30页
        (二) 办案程序违法:对证据法定原则重视不够第30-31页
        (三) 过分先入为主:对无罪推定原则理解有误第31-32页
        (四) 人权保障缺失:对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太过轻忽第32-34页
第三章 诉讼证据论视角下刑事错案产生原因第34-43页
    一、证据资格的认定影响着刑事错案的产生第34-37页
        (一) 客观性方面第34-35页
        (二) 关联性方面第35-36页
        (三) 合法性方面第36-37页
    二、基于类型证据对刑事错案产生原因分析第37-43页
        (一) 类型证据与刑事错案产生的关系第37-38页
        (二) 言词证据与刑事错案的产生第38-41页
        (三) 其他类型证据与刑事错案的产生第41-43页
第四章 诉讼证明论视角下刑事错案产生原因第43-56页
    一、诉讼证明对象与刑事错案的产生第43-44页
        (一) 证明对象的范围界定错误问题第43页
        (二) 证明对象构成要素错误问题第43-44页
    二、诉讼证明责任与刑事错案的产生第44-47页
        (一)诉讼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的不当履行第45-46页
        (二) 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特殊原则的不当履行第46-47页
    三、诉讼证明标准与刑事错案的产生第47-52页
        (一) 诉讼证明标准模糊不清第47-48页
        (二) 诉讼证明标准层次单一第48-51页
        (三) 诉讼证明标准与目的混淆第51-52页
    四、诉讼证明环节与刑事错案的产生第52-56页
        (一) 不当的取证方法第52-53页
        (二) 松散的举证要求第53-54页
        (三) 粗简的质证流程第54-55页
        (四) 轻率的认证行为第55-56页
结语第56-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员工全人健康管理的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以广州市A企业为例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