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16页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6-17页 |
第2章 我国地方政府自发债券概述 | 第17-23页 |
2.1 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的历史及发展 | 第17-21页 |
2.1.1 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的历史 | 第17-19页 |
2.1.2 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的发展规模 | 第19-21页 |
2.2 地方政府自发债券定义及分类 | 第21-23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监管现状及问题 | 第23-28页 |
3.1 我国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立法现状 | 第23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监管现状 | 第23-25页 |
3.2.1 监管主体 | 第23-24页 |
3.2.2 监管方式 | 第24-25页 |
3.2.3 监管内容 | 第25页 |
3.3 我国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的监管问题 | 第25-28页 |
3.3.1 监管方式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下 | 第25页 |
3.3.2 缺乏市场准入监管 | 第25-26页 |
3.3.3 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26页 |
3.3.4 监管主体监管权的法律配置混乱 | 第26-28页 |
第4章 美、日地方政府债券监管制度研究及其启示 | 第28-34页 |
4.1 美、日政府债券监管特点 | 第28-31页 |
4.1.1 美国市政债券监管的特点 | 第28-29页 |
4.1.2 日本地方公债监管的特点 | 第29-31页 |
4.2 美、日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4.3 美、日地方政府债券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4.3.1 采用两级监管模式 | 第32页 |
4.3.2 坚持责任自担原则 | 第32-33页 |
4.3.3 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 第33页 |
4.3.4 独立的地方政府债券法律监管机构 | 第33-34页 |
第5章 我国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监管建议及对策 | 第34-42页 |
5.1 完善监管立法 | 第34-35页 |
5.1.1 提高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监管立法层次 | 第34-35页 |
5.1.2 充实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的法律基础 | 第35页 |
5.2 健全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监管配套机制,实行多元化管理 | 第35-38页 |
5.2.1 完善政府对地方政府自发债券的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5.2.2 加强地方人大的监督职能 | 第36页 |
5.2.3 建立地方债务管理委员会协调机制 | 第36-38页 |
5.3 市场准入方面监管措施建议 | 第38-39页 |
5.4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39-40页 |
5.5 强化各级监管主体责任 | 第40-4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