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不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CO2排放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3 文献述评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21-22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第22-24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4-28页
    2.1 城镇化概念界定第24页
    2.2 低碳经济理论第24-25页
    2.3 城镇化发展阶段性理论第25-26页
    2.4 城镇化与能源环境之间的阶段性关系理论第26-28页
        2.4.1 生态现代化理论第26页
        2.4.2 城市环境转型理论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概况与CO_2排放现状第28-38页
    3.1 我国城镇化发展概况第28-33页
        3.1.1 人口城镇化率在省市之间差距较大第28-31页
        3.1.2 城镇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第31-32页
        3.1.3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第32页
        3.1.4 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不高第32-33页
    3.2 我国CO_2排放现状第33-36页
        3.2.1 我国总体CO_2排放情况第33-34页
        3.2.2 分区域CO_2排放情况第34-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方法第38-46页
    4.1 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第38-42页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8-39页
        4.1.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第39页
        4.1.3 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成第39-42页
    4.2 模型与方法第42-46页
        4.2.1 面板数据模型第42-43页
        4.2.2 主成分分析法第43-46页
第5章 不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CO_2排放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6-64页
    5.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第46-47页
    5.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划分第47-51页
    5.3 不同城镇化发展水平对CO_2排放影响的面板回归分析第51-56页
    5.4 结果分析第56-64页
        5.4.1 CO_2排放影响因素的共性分析第56-59页
        5.4.2 CO_2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第59-61页
        5.4.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CO_2排放之间的关系分析第61-64页
第6章 不同城镇化发展水平下的CO_2减排策略第64-68页
    6.1 共性减排策略第64-66页
        6.1.1 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第64页
        6.1.2 针对产业结构特点,实施CO_2减排第64-65页
        6.1.3 企业政府消费者共同努力,实现低碳消费第65-66页
        6.1.4 适度推进人口城镇化率,合理调整城镇布局第66页
    6.2 特性减排策略第66-68页
        6.2.1 科学规划,降低城镇建设能耗第66-67页
        6.2.2 控制私人汽车,发展低碳公共交通第67页
        6.2.3 以低碳理念为核心,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第67-68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8-72页
    7.1 研究结论第68-70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西部省市碳减排能力评价研究
下一篇:JHC房地产公司“顺河广场”项目融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