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信息物理融合的网络控制系统安全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7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研究的特点第15-17页
    1.3 NCS安全研究的对象及面临的挑战第17-23页
        1.3.1 信道层安全问题第19-21页
        1.3.2 设备层安全问题第21-22页
        1.3.3 系统层安全问题第22-23页
    1.4 NCS安全的研究目标第23-24页
    1.5 NCS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35页
        1.5.1 NCS通信信道安全协议第24-30页
        1.5.2 控制系统的入侵检测第30-32页
        1.5.3 NCS系统的信誉管理第32-35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第35-37页
第2章 网络控制系统安全问题数学描述第37-50页
    2.1 引言第37-40页
    2.2 黑客对NCS的攻击模型第40-46页
        2.2.1 黑客对通信信道的攻击模型第40-43页
        2.2.2 黑客对控制过程的攻击模型第43-46页
    2.3 NCS安全防御模型第46-49页
        2.3.1 NCS安全防御目标描述第46-48页
        2.3.2 入侵检测技术第48页
        2.3.3 信道安全协议设计第48-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基于安全状态同步的总线安全机制第50-75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S3M实现原理第51-60页
        3.2.1 S3M初始化第54-55页
        3.2.2 S3M运行第55-57页
        3.2.3 S3M重新同步第57-60页
    3.3 S3M协议安全性分析第60-63页
    3.4 S3M在Modbus协议上的实现第63-67页
        3.4.1 Modbus的S3M改造内容第64-66页
        3.4.2 S3M-Modbus流密码机选择第66页
        3.4.3 S3M-Modbus的再同步第66-67页
    3.5 S3M安全机制与KSSM及报文加密机制的性能比较第67-74页
        3.5.1 防御能力比较第68-70页
        3.5.2 可实现性比较第70-74页
    3.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4章 基于工业控制模型的NCS入侵检测算法第75-97页
    4.1 引言第75-76页
    4.2 基于工业控制模型的非参数CUSUM入侵检测第76-83页
        4.2.1 非参数CUSUM算法的改进第79-82页
        4.2.2 改进算法在NCS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第82-83页
    4.3 改进的CUSUM入侵检测算法仿真验证第83-94页
        4.3.1 热风炉拱顶温度控制系统建模第83-86页
        4.3.2 改进算法中?与阈值?的选择第86-87页
        4.3.3 两种黑客攻击模式下的入侵检测仿真分析第87-94页
    4.4 利用贝叶斯更新概率算法降低入侵检测误报率第94-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5章 基于簇信誉的信任管理第97-114页
    5.1 引言第97-99页
    5.2 恶意节点环境下分簇控制系统的多Agent模型第99-104页
        5.2.1 分簇控制系统的多Agent模型结构第99-102页
        5.2.2 分簇控制系统的Agent行为策略第102-103页
        5.2.3 分簇NCS控制系统中任务分配与执行过程第103页
        5.2.4 恶意节点的行为策略与建模分析第103-104页
    5.3 基于簇信誉的安全任务分配方法第104-109页
        5.3.1 簇信誉与传感器、执行器单元信誉第106-107页
        5.3.2 安全任务分配模型第107-109页
    5.4 信誉机制效果分析第109-113页
    5.5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结论第114-116页
附录一第116-117页
附录二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个人简历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车组可靠性评估及维修策略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柴油机关键件螺栓连接组合结构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