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财政理论论文

防范权力异化的财政民主问题研究

摘要第5-9页
ABSTRACT第9-15页
导论第20-35页
    一、研究的意义第20-22页
        (一)理论意义第20-21页
        (二)现实意义第21-22页
    二、文献研究综述第22-31页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22-24页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第24-31页
        (三)研究的不足第31页
    三、研究思路第31-32页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32-33页
        (一)研究内容第32页
        (二)创新点第32-33页
    五、研究方法第33-35页
        (一)比较研究方法第33页
        (二)历史研究方法第33-34页
        (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第34-35页
第1章 财政民主的基本理论第35-77页
    1.1 财政民主的界定第35-47页
        1.1.1 民主的概念界定第35-41页
        1.1.2 财政的概念第41-42页
        1.1.3 财政民主的概念第42-47页
    1.2 财政民主的本质第47-52页
        1.2.1 财政学视角: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第47-48页
        1.2.2 政治学视角:权利和权力的良性互动第48-50页
        1.2.3 法哲学视角:权利本位第50-52页
    1.3 财政民主的构成要素体系第52-62页
        1.3.1 核心要素:参与第52-55页
        1.3.2 实质保障要素:宪政第55-59页
        1.3.3 形式保障要素:法治第59-60页
        1.3.4 实现方法要素:分权与竞争第60-62页
    1.4 财政民主的哲学基础第62-67页
        1.4.1 价值论基础:自由和平等第62-64页
        1.4.2 方法论基础:现实主义第64-66页
        1.4.3 认识论基础:多元主义第66-67页
    1.5 财政民主的实现条件第67-74页
        1.5.1 文化条件第67-68页
        1.5.2 社会条件第68-69页
        1.5.3 经济条件第69-72页
        1.5.4 政治条件第72-74页
    1.6 财政民主的实现形式第74-77页
        1.6.1 租税法律主义第74-75页
        1.6.2 预算法治第75-77页
第2章 财政权力异化及其民主防范机制第77-107页
    2.1 财政权力概述第77-86页
        2.1.1 财政权力的界定第77-80页
        2.1.2 财政权力的公共性本质属性第80-81页
        2.1.3 基于信任的财政权力合法性第81-84页
        2.1.4 财政民主过程中权力的类型第84-86页
    2.2 财政权力异化及其表现形式第86-89页
        2.2.1 财政权力异化的界定第86-87页
        2.2.2 财政权力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第87-89页
    2.3 财政权力异化的原因分析第89-96页
        2.3.1 财政的职能与官僚预算最大化第90-95页
        2.3.2 政府自生理论与官僚预算最大化第95-96页
    2.4 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民主机制第96-104页
        2.4.1 防范权力异化的三种机制第96-98页
        2.4.2 权利制约权力的机理分析第98-104页
    2.5 财政民主对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意义第104-107页
        2.5.1 民主自身的控权意义第104-105页
        2.5.2 财政自身的控权意义第105页
        2.5.3 财政民主的控权意义第105-107页
第3章 财政民主防范权力异化的制度载体第107-142页
    3.1 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选举制度及其作用限度第107-109页
        3.1.1 作为财政权力非财政约束的选举制度第107-108页
        3.1.2 选举制度施加财政权力民主统制的限度第108-109页
    3.2 防范征税权异化的税收法律制度第109-121页
        3.2.1 财政民主视角下租税特点检讨第109-110页
        3.2.2 形式法治原则对征税权的控制第110-115页
        3.2.3 税法原则对征税权的控制第115-117页
        3.2.4 税制选择对征税权的控制第117-121页
    3.3 防范预算权异化的预算法律制度第121-133页
        3.3.1 约束预算权的税制选择第122-123页
        3.3.2 预算过程的分权与制衡制度第123-124页
        3.3.3 预算赤字、公债、通货膨胀与预算平衡原则第124-130页
        3.3.4 预算方法选择对预算权的控制第130-132页
        3.3.5 预算的法律性与依法行政第132-133页
    3.4 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财政透明法律制度第133-142页
        3.4.1 财政透明的界定第133-134页
        3.4.2 财政透明与财政民主的关系第134-137页
        3.4.3 实现财政透明的路径选择第137-142页
第4章 财政民主防范权力异化的改进路径第142-183页
    引言:权利实现第142-143页
    4.1 观念改进路径:公共权利意识的觉醒第143-158页
        4.1.1 觉醒公共权利意识的路径选择:道德进路抑或制度进路第143-146页
        4.1.2 制度进路下公共权利意识觉醒的困境第146-148页
        4.1.3 财政幻觉与公共权利意识的觉醒第148-158页
    4.2 制度改进路径:财政透明和纳税人诉讼第158-167页
        4.2.1 财政民主下财政透明制度的民主改造第158-162页
        4.2.2 预算民主过程的司法参与——兼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第162-167页
    4.3 主体改进路径:社会法治国下的给付行政第167-179页
        4.3.1 民主机制下的给付行政及其风险防范第168-174页
        4.3.2 行政给付中竞争机制嵌入:地方政府竞争第174-179页
    4.4 技术改进路径:现代信息技术对财政民主的影响第179-183页
        4.4.1 现代信息技术对言论自由和公共舆论的影响第179-180页
        4.4.2 现代信息技术对财政透明和知情权的影响第180-181页
        4.4.3 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成本和平等权的影响第181-183页
结论第183-186页
参考文献第186-197页
    一、著作类文献第186-194页
    二、期刊类文献第194-196页
    三、英文文献第196-197页
致谢第197-1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蒽醌染料茜素绿模拟废水的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降解过程的研究
下一篇:三河地区汉墓研究--兼谈汉制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