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创新 | 第12-13页 |
1.5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制度背景 | 第15-19页 |
2.1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变迁 | 第15-16页 |
2.2 中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变迁 | 第16-19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19-33页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3.1.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0页 |
3.1.3 范围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3.2 文献回顾 | 第21-33页 |
3.2.1 内部控制 | 第21页 |
3.2.2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 第21-22页 |
3.2.3 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效果 | 第22-24页 |
3.2.4 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模式 | 第24-26页 |
3.2.5 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内涵 | 第26-27页 |
3.2.6 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第27-31页 |
3.2.7 财务报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3.2.8 文献回顾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研究假设 | 第33-37页 |
第五章 研究设计 | 第37-43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37-41页 |
5.1.1 因变量的计量 | 第37-38页 |
5.1.2 自变量的计量 | 第38页 |
5.1.3 控制变量的计量 | 第38-40页 |
5.1.4 回归模型 | 第40-41页 |
5.2 样本选取和数据的来源 | 第41-43页 |
5.2.1 样本选取 | 第41页 |
5.2.2 数据来源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研究结果 | 第43-53页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6.2 独立样本T检验 | 第45页 |
6.3 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6.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6.5 敏感性分析 | 第47-5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7.2 研究局限性 | 第54页 |
7.3 后续研究方向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