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我国不同年代主推玉米品种耐旱抗病性的变化趋势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6页
   ·玉米生产概况第16页
   ·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第16-18页
     ·资源危机,耕地资源贫乏第16-17页
     ·干旱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第17页
     ·病虫害日益严重第17-18页
   ·国外玉米育种目标的研究进展第18-24页
     ·产量遗传增益的研究第18-19页
     ·农艺性状改良的研究第19-21页
     ·耐密性改良研究第21页
     ·耐旱性改良研究第21-22页
     ·耐低氮性改良研究第22页
     ·玉米品种的抗虫病性第22-24页
   ·我国玉米育种目标的研究第24-25页
     ·我国玉米品种的遗传增益和耐密性改良研究第24页
     ·我国玉米农艺性状改良研究第24-25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5-26页
第二章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苗期耐旱性的比较分析第26-33页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试验材料第26-27页
     ·试验方法第27-28页
     ·数据分析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不同年代品种苗期生物量的方差分析第28-29页
     ·不同年代品种的苗期耐旱系数变化趋势第29-30页
     ·70 年代以后各杂交种的苗期耐旱性对年份的响应第30-31页
   ·讨论第31-33页
     ·不同年代品种苗期耐旱性第31-32页
     ·玉米苗期耐旱鉴定的指标选择第32-33页
第三章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开花期耐旱性的比较分析第33-7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3-37页
     ·试验材料第33-34页
     ·试验方法第34-37页
     ·数据分析第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63页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联合方差分析第37-38页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的回归分析第38-39页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第39-52页
     ·不同年代杂交种亲本自交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第52-63页
   ·讨论第63-71页
     ·干旱条件下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产量趋势第63-64页
     ·干旱条件下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第64-67页
     ·玉米杂种优势的变化趋势第67-68页
     ·不同年代自交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第68-71页
第四章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抗病性的比较第71-81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试验材料第71页
     ·试验方法第71-72页
     ·评价方法第72-73页
     ·统计分析第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79页
     ·方差分析第73页
     ·病害鉴定结果第73-79页
   ·讨论第79-81页
     ·玉米粗缩病的抗性育种第79页
     ·对玉米矮花叶病、瘤黑粉病与丝黑穗病的抗性趋势第79-80页
     ·对三种病害的兼抗性分析第80-81页
第五章 结论第81-83页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苗期耐旱性的演变趋势第81页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开花期耐旱性的演变趋势第81-82页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抗病性的演变趋势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2页
致谢第92-93页
作者简介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朝鲜碱茅P5CS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下一篇:大豆FKF1和GI基因克隆、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