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朝鲜碱茅P5CS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2页
   ·碱茅耐盐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3-15页
     ·渗透调节物质第13页
     ·与离子胁迫相关的基因第13-14页
     ·与氧化胁迫相关的基因第14页
     ·参与胁迫转导信号途径的基因第14-15页
   ·脯氨酸积累的意义作用及其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5-17页
     ·脯氨酸代谢的合成途径第15-16页
     ·脯氨酸积累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时的意义第16页
     ·脯氨酸合成酶基因的研究第16-17页
     ·对脯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基因研究第17页
   ·紫花苜蓿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7-20页
     ·进行苜蓿遗传转化的方法第17-18页
     ·苜蓿转基因研究的应用第18-2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背景第20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碱茅 PuP5CS 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第22-35页
   ·前言第22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植物材料第22页
     ·菌株、分子生物学试剂与所用仪器第22-23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23页
     ·试验方法第23-27页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朝鲜碱茅 PuP5CS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27-28页
     ·信号肽的预测与分析第28-29页
     ·疏水性的预测与分析第29-30页
     ·跨膜结构域的预测第30页
     ·二级结构的预测分析第30-32页
     ·保守结构域的预测与对比第32页
     ·氨基酸同源性分析与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第32-33页
     ·不同胁迫处理下 PuP5CS 基因的表达分析第33页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PuP5CS 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35-41页
   ·前言第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试剂的配制第35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35-36页
     ·试验方法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页
     ·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第38-39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第39页
   ·讨论第39-41页
第四章 碱茅 PuP5CS 基因的功能验证第41-58页
   ·前言第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6页
     ·植物材料第41页
     ·菌株、质粒与试剂等第41-42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42页
     ·试验方法第42-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54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6-47页
     ·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第47-49页
     ·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鉴定第49-51页
     ·转基因烟草的抗寒性鉴定第51-54页
   ·讨论第54-58页
第五章 农杆菌介导的公农2号遗传转化体系的确立第58-70页
   ·前言第58页
   ·材料与方法第58-61页
     ·植物材料第58页
     ·选用的菌株和质粒与试剂等第58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58-59页
     ·试验方法第59-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67页
     ·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61-62页
     ·不同外植体,不同浓度 KT 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第62页
     ·植株的生根第62-63页
     ·鉴定表达载体第63-64页
     ·草铵膦选择压的确定第64页
     ·头孢霉素的影响第64页
     ·培养基组成第64-65页
     ·最优侵染时间的确定第65页
     ·共培养最佳时间第65页
     ·目的基因 PuP5CS 对苜蓿的转化第65页
     ·再生植株的分子检测第65-67页
   ·讨论第67-70页
     ·外植体的选择和 KT 浓度的影响第67页
     ·农杆菌繁殖和生长状态的控制第67-68页
     ·草铵膦的选择压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1页
   ·本文结论第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北平原砂质土壤夏玉米对肥料类型及施肥方法的响应研究
下一篇:我国不同年代主推玉米品种耐旱抗病性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