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17-20页 |
1.3.1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数控加工中心典型固定结合部刚度计算 | 第20-40页 |
2.1 螺栓固定结合面刚度计算 | 第20-21页 |
2.2 数控加工中心直线滚子导轨副刚度计算 | 第21-23页 |
2.3 数控加工中心滚珠丝杠副刚度计算 | 第23-29页 |
2.3.1 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的接触变形研究 | 第25-26页 |
2.3.2 工作载荷下,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的受力分析 | 第26-27页 |
2.3.3 工作载荷下,双螺母预紧滚珠丝杠副的变形分析 | 第27-29页 |
2.4 直线导轨副与滚珠丝杠副有限元刚度研究 | 第29-34页 |
2.4.1 直线导轨副有限元分析 | 第29-34页 |
2.4.2 分析结果 | 第34页 |
2.5 滚珠丝杠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4-39页 |
2.5.1 接触对的创建及约束、载荷的施加 | 第35-38页 |
2.5.2 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动态特性数值计算 | 第40-50页 |
3.1 主要的固定结合面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40-41页 |
3.2 含预应力结构模态分析 | 第41-49页 |
3.2.1 多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 | 第41-42页 |
3.2.2 含预应力模态分析 | 第42-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数控加工中心动态特性实验验证 | 第50-64页 |
4.1 实验介绍 | 第50-53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50-51页 |
4.1.2 实验原理 | 第51-53页 |
4.1.3 测试方法 | 第53页 |
4.2 镗铣加工中心模态实验的具体方案 | 第53-60页 |
4.2.1 试验结构的支撑方式选取 | 第53页 |
4.2.2 激励方式的选取 | 第53-54页 |
4.2.3 激励点及响应点的布置 | 第54-55页 |
4.2.4 实验信号分析方法 | 第55-58页 |
4.2.5 模态试验测得结果 | 第58-60页 |
4.3 镗铣加工中心模态实验数据处理 | 第60-63页 |
4.3.1 频响函数质量判断 | 第60页 |
4.3.2 模态参数的计算 | 第60-63页 |
4.3.3 实验结论 | 第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数控加工中心工作空间动态特性数值计算与谐响应分析 | 第64-73页 |
5.1 数控加工中心工作空间动态特性数值计算 | 第64-66页 |
5.2 数控加工中心工作空间动态特性谐响应分析 | 第66-72页 |
5.2.1 求解方法 | 第66-67页 |
5.2.2 有限元谐响应分析 | 第67-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