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关于城乡公交一体化与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说明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12-13页 |
1.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 第13-14页 |
1.2.4 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城乡公交一体化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26页 |
2.1 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城乡公交客流的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2.2.1 农村客流的来源 | 第18-19页 |
2.2.2 时间分布特征 | 第19页 |
2.2.3 空间分布特征 | 第19-20页 |
2.3 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模式分析 | 第20-23页 |
2.3.1 运输组织模式 | 第20-23页 |
2.3.2 线路经营模式 | 第23页 |
2.4 城乡公交与城市公交的区别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的因素 | 第26-33页 |
3.1 运营管理因素 | 第26-27页 |
3.2 基础设施建设因素 | 第27-28页 |
3.3 车辆配置因素 | 第28-29页 |
3.4 线路设计因素 | 第29-31页 |
3.5 服务质量因素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第33-43页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3-36页 |
4.1.1 评价体系建立原则 | 第33页 |
4.1.2 评价体系构建流程 | 第33-34页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 | 第34-35页 |
4.1.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4.2 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评价方法 | 第36-42页 |
4.2.1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36-38页 |
4.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8-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 第43-58页 |
5.1 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43-48页 |
5.1.1 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基本情况 | 第43-45页 |
5.1.2 嘉禾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5.1.3 评价指标基础数据 | 第47-48页 |
5.2 灰色评价模型 | 第48-55页 |
5.2.1 评价过程 | 第48-55页 |
5.2.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5页 |
5.3 乘客满意度指数验证模型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A | 第63-67页 |
附录B | 第67-68页 |
附录C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