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与《红楼梦》主题性意象异同初探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野草》与《红楼梦》“血泪”意象异同初探 | 第15-27页 |
2.1 “血泪”意象象征意义 | 第15-23页 |
2.1.1 血意象——恶鸟泣泪与杜鹃啼血 | 第16-18页 |
2.1.2 泪意象——夕拾野草与朝掩落红 | 第18-21页 |
2.1.3 血泪意象——字字看来皆是血 | 第21-23页 |
2.2 “血泪”意象主题分析 | 第23-27页 |
2.2.1 “血泪”意象与生存主题 | 第24-25页 |
2.2.2 “血泪”意象与批判主题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野草》与《红楼梦》“梦”意象异同初探 | 第27-38页 |
3.1 “梦”意象象征意义 | 第27-31页 |
3.1.1 人生成长的符号记录 | 第27-29页 |
3.1.2 生活境遇的综合折射 | 第29-30页 |
3.1.3 内在情感的理性表达 | 第30-31页 |
3.2 “梦”意象主题分析 | 第31-38页 |
3.2.1 人生的破碎与荒谬 | 第33-34页 |
3.2.2 内心的自由与束缚 | 第34-35页 |
3.2.3 社会的隐喻与洞察 | 第35-38页 |
第四章 《野草》与《红楼梦》“影子”意象异同初探 | 第38-50页 |
4.1 “影子”意象象征意义 | 第38-43页 |
4.1.1 心境的回响 | 第38-41页 |
4.1.2 秋的复调 | 第41-43页 |
4.2“影子”意象主题分析 | 第43-46页 |
4.2.1 性格隐喻与形象对应 | 第43-45页 |
4.2.2 心灵捕捉与魂魄拼接 | 第45-46页 |
4.3 “影子”意象的幻笔与显笔 | 第46-5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