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2.1 老人研究 | 第15页 |
1.2.2 老人传播 | 第15-17页 |
1.2.3 老人形象 | 第17-18页 |
1.2.4 媒介再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两家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老人报道概况 | 第20-27页 |
2.1 老人报道概况研究设计 | 第20-21页 |
2.1.1 老人报道概况样本选取 | 第20页 |
2.1.2 老人报道概况分析单位及类目构建 | 第20-21页 |
2.2 老人报道概况研究发现 | 第21-27页 |
2.2.1 整体数量和年度数量变化的呈现 | 第21-23页 |
2.2.2 发布内容的呈现 | 第23-24页 |
2.2.3 发布时机的呈现 | 第24-27页 |
第3章 两家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老人形象再现情况分析 | 第27-35页 |
3.1 老人形象再现情况研究设计 | 第27-28页 |
3.1.1 老人形象再现情况样本选取 | 第27页 |
3.1.2 老人形象再现情况分析单位及类目构建 | 第27-28页 |
3.2 老人形象再现情况研究发现 | 第28-35页 |
3.2.1 对老人基本信息的再现 | 第28-30页 |
3.2.2 对老人生活状态的再现 | 第30-31页 |
3.2.3 对老人品质特征的再现 | 第31-33页 |
3.2.4 对老人活动领域的再现 | 第33页 |
3.2.5 对事件性质的再现 | 第33-35页 |
第4章 争议性事件中的微博报道研究 | 第35-41页 |
4.1 争议性事件中微博报道研究设计 | 第35-38页 |
4.1.1 争议性事件中微博报道样本选取 | 第35页 |
4.1.2 争议性事件中微博报道分析单位及类目构建 | 第35-38页 |
4.2 争议性事件中微博报道研究发现 | 第38-41页 |
4.2.1 争议性事件中微博报道主题内容的呈现 | 第38-39页 |
4.2.2 争议性事件中微博报道消息来源的呈现 | 第39-40页 |
4.2.3 争议性事件中微博报道对老人的评价的呈现 | 第40-41页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第41-50页 |
5.1 国内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老人形象再现的特征及问题 | 第41-46页 |
5.1.1 较偏重于男性老人形象的再现 | 第41-42页 |
5.1.2 对于乡村老人形象的低度再现 | 第42页 |
5.1.3 对老人身份再现清晰度低 | 第42-43页 |
5.1.4 以对老人形象的正面再现为主 | 第43-44页 |
5.1.5 着重呈现公共领域中的老人形象 | 第44-45页 |
5.1.6 在相关老人争议性事件报道中以道德判断为依归 | 第45-46页 |
5.2 对国内传统媒体官方微博老人形象再现的建议 | 第46-48页 |
5.2.1 全面呈现老人形象,避免形成“被弱势群体” | 第46页 |
5.2.2 客观再现老人品行,勿要鼓励“过度完美” | 第46-47页 |
5.2.3 突破传统报道框架,实现从内容到技术的变革 | 第47-48页 |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