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审美文化视野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审美文化概述第11-15页
 第一节 审美文化概念的考察和思考第11-13页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第13-15页
第二章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概述第15-32页
 第一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由来和历史沿革第15-21页
  一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由来第15-17页
  二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历史沿革第17-21页
 第二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影响力第21-27页
  一 挖掘和创新——民歌传承的可行之径第21-22页
  二 精品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的有力之举第22-24页
  三 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增长的坚实推动力第24-27页
 第三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特征第27-32页
  一 周期性和集中性第27-28页
  二 创新性第28-29页
  三 参与性第29页
  四 市场性第29-30页
  五 多样性第30-32页
第三章 审美文化视域下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分析第32-46页
 第一节 民歌的现代阐释——从集体记忆到集体追忆第32-35页
  一 集体记忆和民歌第32-33页
  二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从集体记忆到集体追忆第33-35页
 第二节 民歌——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和公共审美空间重建第35-38页
  一 民族文化和认同第35-36页
  二 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第36页
  三 民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公共审美空间的重建第36-38页
 第三节 仪式和符号——审美的政治意识形态性显现第38-42页
  一 审美和政府在场第38-39页
  二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追求和显现第39-42页
 第四节 娱乐——审美和经济的共融第42-46页
第四章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审美价值的反思与构想第46-54页
 第一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审美价值的反思第46-51页
  一 民歌的消隐第46-48页
  二 民众的疏离第48-49页
  三 经济的附庸第49-51页
 第二节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审美价值的构想第51-54页
  一 深入挖掘和开发民歌资源,探索民歌文化发展的可行性道路第51-52页
  二 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和对民众的全面实现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后记第59-6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研究--以广西贺州市为例
下一篇:从“处女之死”到“艳后诞生”--索菲亚三部曲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