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抗裂性能的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29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20-2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22-2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4-26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6-2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1.3.2 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二章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分析第29-45页
    2.1 沥青路面裂缝类型及成因分析第29-37页
        2.1.1 裂纹类型第29-30页
        2.1.2 横缝第30-33页
        2.1.3 纵缝第33-37页
        2.1.4 裂缝的危害第37页
    2.2 带裂缝路面结构受力分析第37-44页
        2.2.1 模型建立第37-39页
        2.2.2 标准荷载计算结果第39-43页
        2.2.3 重载作用下力学分析第43页
        2.2.4 上、下基层开裂时路面结构受力分析第43-44页
    2.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沥青路面材料技术性能第45-58页
    3.1 集料第45-50页
        3.1.1 粗集料第45-48页
        3.1.2 细集料第48-50页
    3.2 填料第50-52页
        3.2.1 级配第51页
        3.2.2 密度第51-52页
        3.2.3 矿粉数据汇总第52页
    3.3 沥青第52-55页
        3.3.1 针入度及针入度指数第52-53页
        3.3.2 延度第53页
        3.3.3 软化点第53页
        3.3.4 旋转黏度试验(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法)第53-54页
        3.3.5 动力黏度试验(真空减压毛细管法)第54页
        3.3.6 弹性恢复第54-55页
        3.3.7 沥青数据汇总第55页
    3.4 纤维第55-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评价第58-78页
    4.1 矿料级配第58-60页
    4.2 密级配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配合比设计第60-65页
        4.2.1 矿料的配合比设计第60-61页
        4.2.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第61-65页
    4.3 间断级配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配合比设计第65-70页
        4.3.1 矿料的配合比设计第65-67页
        4.3.2 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第67-70页
    4.4 水稳定性能评价第70-72页
        4.4.1 试验方案第70-71页
        4.4.2 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试验第71-72页
        4.4.3 冻融劈裂试验第72页
    4.5 抗压回弹模量第72-76页
        4.5.1 回弹模量试验参数第72-74页
        4.5.2 单轴压缩试验第74-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抗裂性能研究第78-94页
    5.1 低温小梁弯曲性能试验方案第78-81页
        5.1.1 试件分组及试验参数第78-80页
        5.1.2 小梁低温三点弯曲性能试验评价指标第80-81页
    5.2 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小梁低温弯曲试验性能对比第81-87页
        5.2.1 密集配AC-13与间断级配SMA-13沥青混合料对比第81-87页
    5.3 纤维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第87-93页
        5.3.1 添加纤维后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性能对比第87-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7页
    6.1 主要结论第94-95页
    6.2 展望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发表的论文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事故车辆影响下的城市道路交通流演化研究
下一篇:盾构隧道穿越立交桥桩基群施工影响效应研究